首页> 中文学位 >1999-2002年我国田径后备人才(16-17岁)储备及发展现状分析
【6h】

1999-2002年我国田径后备人才(16-17岁)储备及发展现状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比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大纲》中的评价指标为模型,对1999至2002年全国少年田径锦标赛(16-17岁)中少年运动员的储备现状进行研究,就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结果表明,四年的全国少年田径锦标赛为我国选拔了一批后备人才,部分项目上出现具有世界竞争力的选手。但是各个项目所选拔出的优秀后备人才人数有限,只有个别相当出色的选手,没有在某一个项目或一类项目上形成具有相互竞争,水平较高且接近的集体优势,出现了“尖子突出,整体不足”的现象,优势主要在竞走、跳跃、投掷等技术型较强和吃大苦耐大劳的项目上。由此,反映出我们在选材和育才上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最后,提出建议:协调好短期任务和长期任务的关系;努力提高基层教练员的执教水平以及科学训练的水平;建立健全优秀运动员的选拔和培养机制;努力抓好“新兴”项目的发展;落实“体、教结合”的思想,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运动员培养格局,使少年田径运动员的在一个健康、高效的环境中顺利成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