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西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后备人才现状及对策研究
【6h】

山西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后备人才现状及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引言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竞技体育的概念和社会价值

1.2.2 关于我国竞技体育体制与发展问题

1.2.3 竞技运动训练和参赛理论等方面的研究情况

1.2.4 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论述

1.2.5 山西省竞技体育发展概述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专家访谈法

2.2.4 逻辑分析法

2.2.5 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3.1 山西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界定

3.2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界定

3.3 山西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

3.3.1 山西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运动员队伍

3.3.2 山西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教练员队伍

3.3.3 山西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后备人才的训练与竞赛

3.3.4 场馆设施、训练经费及选材

3.4 山西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对策

3.4.1 树立以奥运争光为主导以全运争金为基础的指导思想

3.4.2 调整二、三线运动竞技项目的布局突出优势项目的建设和发展

3.4.3 完善运动项目管理运行机制

3.4.4 积极开展创建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活动,加速提升业余训练水平

3.4.5 大力加强运动员文化、职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

3.4.6 加强职后教育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练员队伍

3.4.7 改革和完善全省竞赛制度充分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

3.4.8 加强对后备人才培养的领导和管理优化训练环境

4 结论

5 致谢

6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展开▼

摘要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山西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对后备人才二、三线运动员、教练员情况和运动训练、运动竞赛、训练经费、场地设施等多方面做了较为深刻的研究和分析,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如下改进意见和发展对策:1.树立以奥运争光为主导,全运争金为基础的竞技体育发展的指导思想。2.调整二、三线项目的布局,突出优势项目的建设和发展。3.完善运动项目管理运行机制。4.积极开展创建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活动,加速提升业余训练水平。5.大力加强运动员文化、职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6.加强职后教育,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练员队伍。7.改革和完善全省竞赛制度,充分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8.加强对后备人才培养的领导和管理,优化训练环境。
  通过调查研究和深入分析,本研究最后得出以下结论:1.目前山西省的竞技体育呈现稳定上升的发展态势,已形成了摔跤、柔道、武术、自行车、体操、蹦床、跳水、田径(投掷、长跑) 8个优势项目。但金牌运动员少,后备人才明显不足。2.山西在后备人才培养上已开始创建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并初见成效。但目前在训运动员人数较少,二、三线训练规模不大,在训人数分别为774人和516人,而且竞技水平不高,人才输送率较低。3.山西省一、二线教练员有136人,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以中青年为主,但学历、职称偏低。应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全面提高教练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4.山西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情况,二线运动员训练比较系统规范,但科学化程度不高;三线业余训练大多规范性不强,组织较松散,随意性较大,生源不足。运动竞赛存在体制不合理,竞赛经费不足等问题。5.山西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训练经费以政府拨款为主,多数单位存在训练经费不足问题。用于二、三线训练的场馆设施较少,而且设备简陋,应加强基层体育场馆建设,多方筹集经费,进一步改善训练环境。

著录项

  • 作者

    王方;

  • 作者单位

    北京体育大学;

  • 授予单位 北京体育大学;
  • 学科 体育人文社会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孙葆丽;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812.725;
  • 关键词

    山西省; 竞技体育; 优势项目; 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