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间儿童游戏跳皮筋的游戏仪式与文化表达
【6h】

民间儿童游戏跳皮筋的游戏仪式与文化表达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我国体育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1.1.2 民族民间体育抢救保护的发展需要

1.1.3 民族民间体育学科建设的理论需要

1.2 研究目的、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儿童游戏的研究综述

2.1.1 儿童游戏的历史、文化研究综述

2.1.2 儿童游戏的教学、规则方法研究综述

2.2 跳皮筋游戏的研究综述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调查法

3.2.3 逻辑分析法

4 研究分析与讨论

4.1 跳皮筋历史生成的主要特征

4.1.1 形成与发展的时间特征

4.1.2 形成与发展的空间特征

4.1.3 形成与发展的内容特征

4.1.4 形成与发展的性别特征

4.2 跳皮筋游戏仪式的规定

4.2.1 跳皮筋游戏仪式的构成

4.2.2 跳皮筋游戏仪式的场域解读

4.2.3 跳皮筋游戏仪式中的儿童游戏精神

4.3 跳皮筋歌谣的文化表达及象征寓意

4.3.1 跳皮筋歌谣的内容来源

4.3.2 跳皮筋歌谣的隐喻象征

4.3.3 跳皮筋歌谣的文化表达

4.4 跳皮筋游戏的文化传承

4.4.1 跳皮筋游戏的身体文化与社会变迁

4.4.2 非物质文化视域下跳皮筋游戏的传承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附录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围绕着跳皮筋游戏的发生特征,跳皮筋游戏的仪式规定,跳皮筋歌谣的文化表达及象征寓意,以及跳皮筋游戏的文化传承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本研究的主旨在于探究跳皮筋游戏的文化根源,梳理跳皮筋游戏的运动特征,让儿童游戏重新焕发活力。研究认为:
  跳皮筋游戏在形成发展中的时间特征,表现为不同的时代呈现了不同的玩法,游戏的时间较为灵活,季节差异较小。形成发展中的空间特征主要体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点,而且不受场地限制。在形成发展的内容特征上则主要体现在技法分类、规则特征、形式特征等方面。使得跳皮筋游戏在形成发展中有鲜明的性别特征,参与者以女孩为主。
  跳皮筋游戏仪式的构成根据跳皮筋游戏的时序可以分为开始游戏仪式、过程游戏仪式、结束游戏仪式,跳皮筋的开始游戏仪式以固定的形式作为开始游戏的标志;过程游戏仪式则体现了“级别挑战”为阈限的技能通过仪式,游戏形式既开放又封闭;结束游戏仪式是在规定的级别完成后自然而然地结束。仪式的场域在内容与语境要求上有不同的功能表达与解读。在跳皮筋游戏仪式中体现了崇尚自由、渴望公平的儿童游戏精神。
  跳皮筋歌谣的内容来源可以分为生活性歌谣、思想性歌谣、知识性歌谣、趣味性歌谣四类。跳皮筋歌谣的隐喻象征主要表现在叙事表达与情感宣泄等方面。而跳皮筋歌谣的文化表达集中体现在儿童自身生活世界的描述,以及歌谣节奏性、音韵性的艺术特色等方面,同时跳皮筋歌谣也具备文字熏陶与数字启蒙、行为规范与道德认知、锤炼意志品质养成等教化功能。
  跳皮筋游戏是一种竞技游戏民俗,是一种身体教育,也是一种身体文化与惯习表达;跳皮筋游戏具有女性审美与体育美学的特点;跳皮筋游戏承载着社会记忆,见证了历史文化变迁。在非物质文化视域下,跳皮筋游戏的传承方式为社会传承,但传承过程中遭遇桎梏亟待突破。

著录项

  • 作者

    李翠含;

  • 作者单位

    北京体育大学;

  • 授予单位 北京体育大学;
  • 学科 体育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吕韶钧;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活动性游戏;
  • 关键词

    跳皮筋; 游戏仪式; 文化表达;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