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对昌平一中11-13岁年龄组男生课余训练实施过程与效果研究
【6h】

对昌平一中11-13岁年龄组男生课余训练实施过程与效果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文献综述

2.1中外学者身体素质研究的概况

2.2 对我国中学生身体素质的研究

2.3 我国中学生身体素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实验研究方法

4 实验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

4.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现状

4.2 实验后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4.3 实验组学生经身体素质训练后的主观反馈调查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3 研究局限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学校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促进学生身体生长发育、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运动兴趣、能力及习惯方面拥有不可代替的作用。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状况已连续15年持续下降,严重影响了我国中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如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已成为摆在体育工作者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运用实验法、专家访谈法、教学反馈法等研究方法,以北京市昌平区第一中学初一30名男生为研究参与者,对11-13岁年龄组男生参与课余身体素质训练后的训练效果进行记录和研究。实验前,对昌平一中初一年级96名男生采用配对区组的抽样方法选出30名男生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5人。实验组学生由本文作者利用课余时间带领进行为期16周,每周4次,每次1小时的身体素质训练,期间每周三次的体育课正常;而对照组学生仅参与每周三次常规体育课。实验前,先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男生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身体素质三方面的15项指标进行测量与评价,再根据学生现有的基本情况对北京体育大学2位专家和昌平区20所中学中1位特级、20为高级体育教师进行有目的性的访谈和咨询,最终确定实验方案并开始对实验组15名男生进行身体素质训练。通过对比试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的成绩、实验组在前后各项成绩提升的幅度以及学生经身体素质训练后的主观反馈,最终得出如下结论:
  (1)学生经身体素质训练后,其心肺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力量、耐力、柔韧及灵敏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2)耐力训练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机能。
  (3)力量训练对学生的力量素质发展具有“绝对性”特征。经实验,此年龄段男生力量素质发展的先后顺序及提高幅度依次为:躯干力量提高14.5%;下肢力量提高8.8%;上肢力量提高7.6%。
  (4)速度训练对学生速度素质的改善具有“相对性”特征。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成绩均有所增加,但没有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男生速度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及大脑皮层运动中枢神经的发育有关。
  (5)利用热身准备活动后适时的柔韧训练及课后的拉伸放松,能够切实有效地提高此年龄段男生的柔韧素质。经训练,实验组学生坐位体前屈成绩提高了2.22厘米。
  (6)11-13年龄段是男生灵敏素质和协调能力改善的敏感阶段。经训练,实验组学生的篮球过障碍运球成绩平均用时提高2.1秒。

著录项

  • 作者

    赵丹彤;

  • 作者单位

    北京体育大学;

  • 授予单位 北京体育大学;
  • 学科 体育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大庆;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体育;
  • 关键词

    中等教育; 体育课程; 课余训练;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