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高校高水平集体球类项目团队效能研究
【6h】

我国高校高水平集体球类项目团队效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流程与框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1.5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1.6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 文献综述

2.1 团队

2.2 团队效能与团队效能模型

3 高校高水平集体球类项目运动队及团队效能的理论研究

3.1 高校高水平集体球类项目运动队的理论研究

3.2 高校高水平集体球类项目团队效能的理论研究

4 高校高水平集体球类项目运动队的质性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访谈对象

4.3 访谈准备与工具

4.4 访谈程序

4.5 访谈的数据分析

4.6 访谈结果

4.7 小结

5 高校高水平集体球类项目团队效能模型构建的研究设计

5.1 高校高水平集体球类项目团队效能相关变量的分析

5.2 本研究选取变量的原则

5.3 集体球类项目团队效能模型中验证环节变量的选择

5.4 变量的测量水平与概念模型的水平

5.5 变量的操作性定义与测量

5.6 问卷的设计

5.7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5.8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5.9 数据的处理

6 高校高水平集体球类项目团队效能模型构建

6.1高校高水平集体球类项目团队效能模型的假设

6.2 高校高水平集体球类项目团队效能假设模型的验证

6.3 高校高水平集体球类项目团队效能假设模型的修订和完善

6.4 高校高水平集体球类项目团队效能假设模型的确定

6.5 讨论

7 高校高水平集体球类项目团队效能提升策略研究

7.1 基于团队信任视角的团队效能提升策略

7.2 基于教练领导力视角的高校高水平集体球类项目团队效能提升策略

7.3基于团队冲突视角的高校高水平集体球类项目团队效能提升策略

7.4 基于团队凝聚力视角的高校高水平集体球类项目团队效能提升策略

7.5 基于团队动机视角的高校高水平集体球类项目团队效能提升策略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限制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以I-P-O模型作为基本的分析框架,以组织管理理论、组织行为学和运动训练学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定性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和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校高水平集体球类项目运动队的团队效能进行基本的理论分析,构建了我国高校高水平集体球类项目团队效能的理论模型,并对模型中的部分环节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高校高水平集体球类项目团队效能的提升策略。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1、我国高校高水平集体球类项目运动队的属性表现为:业余性、事业性、竞技性和教育性。高校高水平集体球类项目运动队属于运动团队,不仅具有一般团队的特征,还具有区别于常规团队的独特特征,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1)团队绩效表现形式相对单一;(2)团队生命周期的循环性;(3)团队目标的多层次性;(4)高度的团队信任;(5)教练员在团队中扮演多重角色;(6)核心球员的独特价值与作用。
  2、集体球类项目的团队效能是指球队最终的产出的综合性反映,即球队产生了什么效果。它是一支球队表现出的一种团队能力和团队状态,是一支球队生存、适应、维持和发展的能力表现,它反映球队成员训练及比赛的努力程度和可持续性,是球队成绩长期、可持续提高的重要预测因素。
  3、我国高校高水平集体球类项目的团队效能指标应当包括内容性指标、过程性指标和结果性指标。内容性指标界定为执教水平及行为和技战术水平及素养,过程性指标界定为团队承诺与合作满意度即球队生命力,结果性指标界定为竞技运动成绩和球队任务完成情况。
  4、高校高水平集体球类项目团队效能模型验证环节由四类变量组成,前因变量、过程变量、中介变量和结果变量。前因变量包括团队目标明确度、团队信任、团队冲突和教练领导力;过程变量包括团队信任和团队学习;中介变量包括团队凝聚力;结果变量包括球队生命力和球队绩效。
  5、高校高水平集体球类项目团队效能假设模型主要由外部环境要素、设计要素、过程要素、球队成员心理特征要素和结果要素等5类要素构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