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竞技武术男子腾空摆莲540度接仆步动作生物力学分析
【6h】

竞技武术男子腾空摆莲540度接仆步动作生物力学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前言

1.1选题依据

1.1.1 武术技术规范化、标准化训练需要利用现代科技支持

1.1.2 难度技术是当前武术竞赛成功的关键

1.1.3 研究期待解决的问题与意义

1.2文献综述

1.2.1 生物力学应用研究现状

1.2.2 武术跳跃类难度动作研究现状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专家访谈法

2.2.2文献资料法

2.2.3实验法

2.2.4数理统计法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测试结果成功率

3.2 腾空摆莲540度接仆步动作运动学解析

3.2.1 腾空摆莲540度接仆步动作阶段划分

3.2.2 腾空摆莲540度接仆步动作时间特征

3.2.3 腾空摆莲540度接仆步动作空间特征

3.3 腾空摆莲540度接仆步动作起跳阶段运动力学分析

3.3.1 起跳点运动力学分析

3.3.2 起跳缓冲最低点运动力学分析

3.3.3 蹬伸离地点运动力学分析

3.3.4 起跳整个阶段运动力学分析

3.4 腾空摆莲540度接仆步动作腾空阶段运动力学分析

3.4.1 腾空最高点运动力学分析

3.4.2 腾空阶段重心速度、转体角度

3.4.3 腾空阶段下肢关节速度

3.4.4 腾空阶段下肢关节角度

3.4.5 腾空摆腿和击响转体两个过程运动力学分析

3.5 腾空摆莲540度接仆步动作落地阶段运动力学分析

3.5.1 落地时刻运动力学分析

3.5.2 落地阶段重心速度、转体角度

3.5.3 落地阶段下肢关节速度、角度

3.6 腾空摆莲540度接仆步动作重心速度、转体速度整体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腾空摆莲540度接仆步”是近年来武术竞赛中新加的难度连接动作,通过生物力学进行定量记录和分析,以期达到技术诊断的目的,为竞技武术难度动作训练的科学化、规范化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实验法。以北京体育大学3名健将级运动员为实验组,3名一级运动员为对照组,利用常速摄像机进行实验测试,选取指标为:重心速度、转体角度以及下肢髋、膝、踝关节速度和角度。
  实验结果:1、动作成功率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2、两组在总时间上并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各阶段存在着差异性,表现为实验组起跳阶段时间长,腾空阶段和落地阶段时间短。3、实验组腾空高度较低,两组呈高度显著性差异。4、实验组起跳时左、右踝速度较大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在重心速度上差异不显著;在缓冲最低点时各关节速度没有显著性差异,踝关节角度较大呈显著性差异;离地点时,实验组右踝和重心速度速度较大存在着显著性差异。5、实验组在腾空最高点时右髋、右踝速度较大,而左髋速度较小;左、右髋关节角度较小;整体重心速度上差异不显著。6、落地阶段下肢各关节速度大小相近,在关节速度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异,在右膝角度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其他关节角度差异不显著。
  结论:1、空中转体速度是运动员在完成腾空外摆莲540度难度动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增加空中转体摆动腿髋、膝、踝关节速度有利于转体角度的完成。
  2、起跳阶段运动特征为下蹲缓冲充分和快速起跳,表现在踝关节起跳角度相对较大(79.67±4.72°),蹬伸离地点速度大(5.93±1.67m/s)。
  3、腾空阶段最高点时表现为外摆腿速度和转体角度大,下肢关节相对较小。转体角度、外摆腿和击响动作三者合理时机为:在身体向右转体180°到270°时完成击响前外摆腿动作,在转体约270°-360°时完成击响动作,完成外摆腿和击响动作时,影响转体的速度相对较小。
  4、落地阶段缓冲时间短,触地时刻右腿膝关节角度大,仆步动作衔接好。
  建议:提高转体速度,增加针对性与专门性的速度练习。加大摆动腿速度的练习,保持腾空前期关节的最大速度,维持身体旋转角度增加的稳定性。合理把握腾空摆莲动作外摆腿和击响动作的时机,完成外摆腿和击响动作不应降低转体的速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