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水中训练负荷的分析研究
【6h】

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水中训练负荷的分析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游泳概述

2.2 游泳比赛项目的供能特点

2.2.1三大供能系统

2.2.2游泳距离与机体供能

2.3游泳的能量训练理论内容与应用

2.3.1游泳能量训练的观点

2.3.2 游泳能量训练的各级强度训练

2.4游泳训练负荷安排的研究现状

2.4.1运动负荷概述

2.4.2 游泳训练负荷安排的研究现状

2.4.3赛前训练安排

2.4.4 游泳训练的强度监控指标

2.5训练冲量

2.5.1 训练冲量概述

2.5.2 训练冲量研究进展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研究对象

3.2研究方法

3.2.1研究方法

3.2.2试验流程

3.2.3测试方法和仪器

3.2.4统计方法

4 分析与讨论

4.1研究结果

4.1.1 一周训练计划分析

4.1.2训练冲量

4.1.3李×个案分析

4.2.分析与讨论

4.2.1一周训练计划分析

4.2.2 训练冲量

4.2.3 李×个案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强度训练的水中训练负荷构成,通过训练中生理生化指标的监测,为教练员制定有效训练计划提供可靠依据;探求与以心率为基础的计算方法相比,自觉量表冲量法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量化训练负荷的方法,是否可应用于游泳运动当中。
  方法:河南省优秀游泳运动员14名,于赛前强度训练期间跟队观察的全部情景,记录每堂课训练内容;负荷过程中予以计时,负荷后测即刻10秒心率作为运动中心率,采1min指尖血测血乳酸,课后30min询问RPE。
  结果:
  1.一周赛前强度训练中,中长距离游泳运动员周训练总量大于短距离游泳运动员;短距离游泳运动员无氧训练量及比重大于中长距离,体现了无氧能力对短距离运动员的重要性。训练中,中长距离和短距离运动员EN1训练量过大,而无氧训练量与国外运动员相比明显较少。
  2.中长距离、短距离游泳运动员周训练计划安排有所差异,但都合理。随着训练课训练强度逐级加大,课中REC量随之增加,运动员进行了更为充分的准备和放松活动;各级强度的训练安排合理,其随着运动强度增大训练量和持续时间减少;强度课后的恢复期间,除EN1练习外,还可适量增加SP2练习。
  3.各级强度训练时的乳酸、心率均在美国能量训练分类方法给定的范围内;但其训练中的血乳酸水平尚未达到比赛强度水平。
  4.各运动员训练冲量的相关分析显示,用RPE-TRIMP计算所得数值均高于TRIMP和SHRZ; TRIMP与RPE-TRIMP、SHRZ与RPE-TRIMP之间均存在高度相关,其中TRIMP与RPE-TRIMP相关系数在0.928-0.990(p<0.01)之间,SHRZ与RPE-TRIMP相关系数在0.870-0.983(p<0.01)之间。
  结论:
  1.赛前强度训练中,中长距离、短距离游泳运动员的有氧训练比重过大,而无氧训练比重低于文献水平。训练中,教练员能较好的把控训练,运动员的乳酸、心率均在美国能量训练分类给定的范围之内,但其有效强度的渗透还有待加强。
  2.与TRIMP和SHRZ相比,RPE-TRIMP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量化训练负荷的方法,可用于游泳的训练负荷监控当中。

著录项

  • 作者

    高清雅;

  • 作者单位

    北京体育大学;

  • 授予单位 北京体育大学;
  • 学科 体育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陆一帆;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861.102;
  • 关键词

    游泳项目; 水中训练; 运动负荷; 生理生化;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