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杨树茎木质素的RNAi调控及糖化特性分析
【6h】

杨树茎木质素的RNAi调控及糖化特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表目录

图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RNAi技术抑制C3H1基因表达提高糖转化效率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小结

第三章 RNAi技术抑制HCT基因表达提高糖化效率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杨树C4H1基因的RNAi抑制表达载体构建及其遗传转化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不同组合的C3H1、HCT1、HCQ3和C4H1基因RNAi抑制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遗传转化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和生活品质的重视以及保障能源安全的需求,生物质能源越来越受到公众和科学界的关注。考虑到生物柴油生产的高成本,生物乙醇成为全球最广泛利用的生物燃料。但由于目前生产生物乙醇的原料主要来自于谷物等粮食作物,由此牵涉到到全球粮价上涨和粮食恐慌,加之其有限的能源产量,使得通过粮食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规模化发展受到限制。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解决能源危机问题,必然聚焦于林木生物质能源。木质纤维素是地球上数量最大的一种可再生资源,发展经济有效而环境友好的木质纤维素燃料乙醇技术,已成为世界生物能源科技发展的趋势。针对我国国情,发展以木质纤维生物转化乙醇为重点的生物能源技术,建立以能源林业为依托的原料保障模式,可以实现“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目的,兼得经济、生态、环保、社会多重效益。作为木本模式植物的杨树是全球广泛栽培的重要造林树种之一,我国杨树资源丰富,是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杨树分布广、实用性强、无性繁殖能力强,加之其速生丰产、遗传背景清楚等优势,无可争议地成为林木生物质能源研究的首选。林木生物质能源发展面临的最大技术难题是木质纤维素的水解。由于木质素与纤维素的紧密结合和对其保护作用是导致纤维素资源利用的主要障碍。降低木质素含量或改变其结构,将有利于纤维素的解聚和糖转化效率的提高。
  本研究根据前人研究成果,选定毛白杨香豆酰莽草酸/奎宁酸羟化酶C3H、肉桂酸-4-羟基化酶C4H和羟基肉桂酰辅酶A:莽草酸/奎尼酸羟基肉桂酰转移酶HCT基因为调控目标,通过RT-PCR的方法得到毛白杨C3H1、C4H1、HCT1和HCQ3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C3H1基因的cDNA完整的开放读码框(ORF)共编码508个氨基酸,HCT1编码432个氨基酸,HCQ3编码431个氨基酸,C4H1基因编码505个氨基酸。依此为基础构建了毛白杨 C3H1、C4H1、HCT1和HCQ3基因的RNAi抑制表达载体pBIRNAi-C3H1R-i-C3H1L、pBIRNAi-C4H1R-i-C4H1L、pBIRNAi-HCT1R-i-HCT1L和pBIRNAi-HCQ3R-i-HCQ3L。进一步利用Gateway技术和已构建的RNAi抑制表达载体,构建了含有毛白杨C3H1、C4H1、HCT1和HCQ3基因多基因不同组合发夹结构的共15个RNAi抑制表达载体,以用于农杆菌介导的杨树遗传转化。
  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银腺杨无性系84K,经农杆菌培养、侵染、共培养、选择培养、继代选择培养和生根培养后获得转基因阳性植株。经NPT-II基因和目标基因片段的PCR鉴定后移栽温室,经低温诱导后温室扦插繁殖,最终获得转C3H1基因RNAi抑制表达载体pBIRNAi-C3H1R-i-C3H1L共8个株系25个单株、转HCT1基因RNAi抑制表达载体pBIRNAi-HCT1R-i-HCT1L的15个株系33个单株和转HCQ3基因RNAi抑制表达载体pBIRNAi-HCQ3R-i-HCQ3L的7个株系25个单株。
  扦插繁殖后的转基因阳性植株和对照植株新萌枝条通过Realtime PCR检测目标基因转录表达量,转基因株系323、325和322中C3H1基因表达量较野生型植株分别下调了89.04%、82.22%和68.38%,312、308、502和307各株系HCQ3基因转录量比野生型植株的平均表达量下调了67.64%、56.35%、49.88%和45.05%。
  茎横切片组化染色和显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基因表达受抑制的转基因植株次生木质部细胞层数增多,细胞较小,导管壁塌陷和部分细胞次生壁的不规则区域性加厚,反映出转基因植株木质部发育和木质素沉积方式发生了改变。
  木质素、纤维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木质素含量的降低与目标基因的转录表达量下调总体相符,木质素降低的转基因植株表现出较高的纤维素含量,C3H1转基因植株木质素含量平均降低23.00%,最高降低了39.71%;HCQ3转基因植株木质素含量平均降低了37.65%,最高达58.19%。苯酚-硫酸法总糖含量、糖转化效率测定与 HPLC法可溶性总糖、单糖含量检测结果表明,木质素含量的降低可导致细胞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及纤维素的糖转化效率的提高。C3H1和HCQ3转基因植株酸前处理效率较对照平均提高了62.41%和119.18%,酸前处理后酶解效率最高提高了51.74%;说明由于木质素含量的降低可能引发了细胞中可溶性糖和纤维素的代偿性增加,同时由于木质素的减少,减轻了对纤维素的束缚作用,游离的纤维素增多,纤维素复合酶对纤维素的可及度增大,使得酶解糖化效率显著提高。未经酸前处理的转基因植株糖化效率明显高于对照植株,甚至达到或高于经酸前处理后再酶处理的糖化效率,说明木质素含量可能是阻碍细胞壁糖化作用的主要因素,通过 RNAi技术抑制木质素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获得低木质素含量、高糖转化效率的转基因植株,为生物质能源杨树的分子育种和高效利用林木生物质能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著录项

  • 作者

    杨少宗;

  • 作者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授予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学科 林木遗传育种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卢孟柱;
  • 年度 201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杨;
  • 关键词

    杨树; RNA干扰; 木质素; 糖转化效率; RNAi调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