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小型公共空间中康复性花园营造的研究
【6h】

我国小型公共空间中康复性花园营造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2.1 康复的定义

1.2.2 康复与健康

1.2.3 景观的康复功能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康复花园历史发展

2.1 康复花园的产生及发展

2.1.1 萌发期

2.1.2 雏形期

2.1.3 低潮期

2.1.4 进步期

2.2 中国古代的康复景观

2.2.1 “天人合一”的道教文化与自然疗养

2.2.2 “心态自然”的庭院意境与禅宗疗养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2.3.1 国外研究现状

2.3.2 国内研究现状

2.3.3 研究现状评述及小结

第三章 理论研究

3.1 康复花园

3.2 康复性景观

3.3 康复性景观研究范围

3.4 康复景观特点

3.4.1 自然因素是主要组成部分

3.4.2 感知和参与

3.4.3 使用人群结构

3.5 康复景观的特殊性

3.5.1 所处层次

3.5.2 使用主体

3.5.3 主导功能

3.6 园艺疗法、景观疗法

3.6.1 园艺疗法

3.6.2 景观疗法

3.7 景观与人类精神

3.7.1 源之思量——景观与哲学的对话

3.7.2 精神诠释——景观对个体经历的转译

3.8 小结

第四章 具有针对性的康复景观

4.1 健康人群参与的康复景观

4.2 老人年参与的康复景观

4.2.1 老年人身心特点

4.2.2 针对老年人的康复景观设计要点

4.3 儿童参与的康复景观

4.3.1 儿童身心特点

4.3.2 针对儿童的康复景观设计要点

4.4 亚健康人群参与的康复景观

4.4.1 亚健康人群身心特点

4.3.2 针对亚健康人群的康复景观设计要点

4.5 小结

第五章 国内外案例对比研究

5.1 国外优秀案例介绍

5.1.1 约尔·施纳普纪念花园(Joel Schnaper Memorial Garden)

5.1.2 黎巴嫩社区医院花园(Lebanon Community Hospital Garden)

5.1.3 达克福莱特社区花园(Duck Flat Community Garden)

5.1.4 西方康复花园设计共性

5.2 国内现状调查

5.2.1 畅春新园文体公园

5.2.2 芙蓉里小区

5.3 我国健康公共景观的建设与发展

第六章 应用与实施方式

6.1 实施方式

6.2 设计指导

6.2.1 康复非治疗

6.2.2 创造主动地康复活动

6.2.3 健康景观设计指导原则

6.3 基本设计原则与设计重点

6.3.1 提供多种锻炼的可能

6.3.2 提供空间的多种选择

6.3.3 融于自然

6.3.4 亲和感

6.3.5 避免噪音

6.3.6 舒适

6.3.7 艺术氛围

6.3.8 探索性

6.3.9 目标点

6.3.10 私密性

6.3.11 全景

6.3.12 易于维护

6.4 设计细节与景观要素

6.4.1 植物

6.4.2 水景

6.4.3 道路

6.4.4 公共服务设施

6.5 在城市中的应用

6.5.1 生理适应性原则

6.5.2 心理适应性原则

6.5.3 文化适应性原则

6.5.4 社会适应性原则

6.6 模拟设计

6.6.1 设计方案

6.6.2 设计说明

6.6.3 模拟设计总结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畅春新园文体公园使用现状调查问卷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迅速发展,城市绿地不仅需要担负起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任,为不同的人群服务,其所承载的功能也不断趋于多元化、多样化。同时,绿地空间作为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具有促进人类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许多西方城市公园已经将康复的理念纳入景观设计的系统中,实践于康复花园、疗养景观之上。因此,探讨城市健康开放的绿地空间建设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通过设计促进人们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将是园林及相关学科最主要的发展方向。
   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绿地缺乏康复性理念和指导,园林设计存在不利于人类身心健康的负面因素,如:有毒有害植物的不合理应用、景观环境中的噪音和刺鼻气味、引发焦躁心理的尖角形式等。长此以往,这类环境非但不能帮助使用人群获得身心上的愉悦,还会对其产生一系列有害影响。从而我们意识到,一种基于健康的景观设计模式是城市环境及其服务对象迫切需要的。
   本文意图以西方康复花园为雏形,提炼其康复理念和设计元素,将其应用于城市广泛的绿地空间中,为景观改善城市居民身心健康的研究做出预想和探索。文章就此议题作横纵两方面的分析和研究:一方面,通过相关文献整合、理论归纳,研究花园与康复理念的历史起源、现状成果、未来发展的动态过程。同时,根据不同类型绿地和不同使用人群,将景观特征和治疗手段与场所设计、空间尺度相结合,归纳总结出针对健康的景观设计体系。另一方面,思考景观对人的身体自然助益和精神心态健康的作用。采用对比手法横向比较国外康复花园案例与国内景观现状,总结后者的缺点和不足,提出改造建议和实施方法。借鉴西方优秀案例的空间营造、设计要素、植物学等方面,为国内实现健康的公共空间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向。
   就此基础上,结合设计方案加以说明康复性花园的指导原则和设计方法,并得出结论:康复性花园在我国推广的合理性与可行性;通过研究和实践证明其对我国城市居民的身心助益;未来其范围必将扩大到更加广泛的城市公共区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