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管理者收购——国有中小型企业改革的新思路
【6h】

管理者收购——国有中小型企业改革的新思路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

1、国有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现状

1.1国有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2目前国有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

1.2.1体制问题

1.2.2管理问题

1.2.3委托代理关系问题

1.2.4资产结构的问题

2.国有中小企业的改革情况及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国有中小企业的改革的几个阶段

2.1.1放权让利的企业改革

2.1.2承包制的推行与发展

2.1.3股份制的试点与推广

2.1.5产权制度的改革

2.2国有中小企业改革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2.2.1企业有惰性依赖和逆向生存选择机制依然存在

2.2.2企业的惯性低效与逆向投资选择机制依然存在

2.2.3国有企业制度的外部负效应仍未消除

2.2.4在产权改革不彻底的情况下仍存在持续的寻租激励

3.管理者收购(MBO)

3.1国企改革需要解决的寻租问题和代理人行为问题

3.2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反思与出路

3.3国有中小企业改革选择MBO的原因

4.管理者收( )(MBO)的历史及在中国的发展概况

4.1MBO的概念、历史及发展概况

4.2MBO在中国的民展情况

4.3MBO的理论分析

4.3.1MBO与公司治理结构

4.3.2MBO与管理者激励

4.3.3MBO与管理者约束

4.4国企实施MBO的可行性分析

4.4.1宏观政策支持

4.4.2国企内外交困,急需改革

4.4.3国企管理者持股意愿强烈

4.4.4国企实施MBO的融资要求将逐步得到保障

5.管理者收购如何在国营企业改革中具体操作

5.1操作流程

5.1.1MBO可行性分析

5.1.2组建管理团队

5.1.3设计管理人员激励体系

5.1.4设立收购主体—壳公司

5.1.5收购融资安排

5.1.6评估和收购定价

5.1.7收购谈判,签订合同

5.1.8收购合同的履行

5.2操作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

5.2.1政策风险

5.2.2收购的法律主体

5.2.3资金来源问题

5.3MBO实施后的问题

5.3.1还款资金的来源问题

5.3.2MBO后公司内部财务结构的调整

5.3.3MBO后公司经营管理的调整和整合

5.4管理者收购对收购主体的要求

5.5国企实施MBO应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

5.5.1国有资产的产权界定与评估

5.5.2收购中的公开、公平问题

5.5.3管理者融资渠道和支付方式的选择

5.5.4原企业抵押、债权、债务等第三者责任及收购本身的法律问题

5.5.5MBO实施后的业务许可、信贷优惠等问题

5.5.6MBO完成后的整合问题

5.6MBO的作用

5.7实施MBO的意义

5.7.1MBO对建立国有企业的退出机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5.7.3MBO有利于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

结束语

致谢词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从简单的放权让利开始,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已经有了20多年的历史.然而早期的改革只是从如何提高经营效率的层面着手,并未涉及到产权的变动.产权问题异常敏感,却又恰恰是困扰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是否成功的关键性因素.直到90年代中期,政府逐渐开始从产权入手,对企业进行深层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尤其是党的十六大又明确提出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作为今后二十年改革的八大任务之一.管理者收购为国有中小企业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该文在分析国有中小企业现状经营管理及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了国有中小企业改革中引进管理者收购这样一个新思想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就一个具体的管理者收购的范例描述了管理者收购的操作流程,以及收购后在企业运行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最后,得出管理者收购在国有中小企业改革中是行之有效的,可以为大规模的产权改革开展提供一种好的经验的结论.

著录项

  • 作者

    薛利勤;

  •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 授予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 学科 工商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伊生;
  • 年度 200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279.243;
  • 关键词

    国有中小企业; 产权改革; 管理者收购;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