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方向铁路编组站货车到达与集结规律研究
【6h】

多方向铁路编组站货车到达与集结规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与附表清单

致谢

1绪论

1.1 世界各国行车组织概况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背景及主要内容

2多方向与单方向编组站车流到达规律对比分析

2.1 多衔接方向编组站特征分析

2.1.1接车进路设置特点及车流来向

2.1.2到达流的不均衡性

2.2 货车集结过程及货车集结停留时间

2.3 基于负指数分布假设的车组到达间隔时间分布规律

2.3.1观测数据的获取

2.3.2分布假设

2.3.3参数估计

2.3.4假设检验

2.4 基于负指数分布假设的车组大小分布规律

2.4.1分布假设

2.4.2参数估计

2.4.3假设检验

2.5 本章小结

3编组站车流多方向到达规律研究

3.1 多衔接方向对车组到达间隔的影响分析

3.1.1集结强度与分布拟合值的关系

3.1.2多衔接方向编组站车流到达间隔规律复杂化分析

3.1.3多衔接方向编组站车流到达车组大小规律复杂化分析

3.2 车流去向到达间隔时间分布函数的确定

3.2.1分布假设

3.2.2参数估计

3.2.3假设检验

3.3 车流去向车组大小分布函数的确定

3.3.1分布假设

3.3.2参数估计

3.3.3假设检验

3.4 本章小结

4多方向编组站货车集结规律研究

4.1 货车集结过程的描述

4.1.1货车集结过程图

4.1.2货车集结过程的数学描述

4.2 集结-出发间隔时间分布规律

4.2.1分布假设

4.2.2参数估计及假设检验

4.3 流线结合问题分析

4.3.1流线结合问题的内涵及要求

4.3.2流线结合问题的重要性差异

4.3.3流线结合问题的研究方法

4.4 货车集结仿真模型

4.4.1仿真模型构建

4.4.2随机数序列的产生

4.5 仿真系统可信度测试

4.6 货车集结仿真结果及分析

4.6.1郑北及其以远仿真结果及分析

4.6.2新丰镇及其以远去向仿真结果

4.6.3合并车流去向仿真结果及分析

4.6.4车流产生稳定性区分度

4.7 仿真结果的意义

4.8 本章小结

5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展开▼

摘要

我国铁路车流的规律性比较复杂,市场供求关系瞬息万变,对铁路运输的经济性、及时性、多样性、可靠性以及有效的运输生产组织和调控措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论文基于列车编组计划和列车运行图在铁路运输组织中的基础性作用,对列车编组计划和列车运行图的传统编制以及一体化编制过程进行了区分,探讨了流线结合问题的内涵及要求,肯定了加强流线结合对于稳定运输秩序、提高运输效率的重要性。论文以到达丰台西编组站调车场的实际车组数据为基础,对多方向编组站到达流的不均衡性进行了分析,对比单方向编组站的货车到达规律,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给出了在多个衔接方向下某些去向车组到达间隔时间、车组大小的分布密度函数,完善了编组站的到达规律研究。论文研究了在定编集结模式条件下编组站货车集结过程,应用蒙特卡罗法建立了相应仿真的模型,分别对单独编组去向和合并车流去向的货车集结过程进行了仿真,获得了对列车各时段集结完成概率、各时段列车出发概率、货车的平均集结时间、某去向车流一昼夜集结车小时总消耗、车流合并效果及流线结合等问题的新认识。这些认识将有助于对列车编组计划和列车运行图的一体化编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