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有企业经营者道德风险问题研究
【6h】

国有企业经营者道德风险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致谢

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问题的提出

1.1.2研究意义

1.2研究目的

1.3研究方法与思路

1.4相关概念与说明

1.4.1委托代理关系

1.4.2国有企业及国有企业经营者概念的界定

1.4.3道德风险的涵义及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

1.4.4资源配置效率的内涵

1.5文献综述

1.5.1国外研究情况

1.5.2国内研究情况

2基本理论与模型

2.1委托代理框架下激励理论的基本假设

2.2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激励理论的两个学派

2.2.1实证学派

2.2.2规范学派

2.3道德风险模型

2.3.1基本模型

2.3.2无道德风险情形时的最优合同

2.3.3存在道德风险情形时的问题研究

2.3.4多于两种水平工作表现的道德风险问题研究

2.3.5改进信息后的道德风险问题研究

2.3.6状态不可验证时的道德风险问题研究

2.3.7扩展介绍:重复性道德风险问题研究

3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道德风险问题的研究

3.1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道德风险的表现

3.2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道德风险的危害研究

3.2.1中国航油集团新加坡公司事件

3.2.2伊利股份事件

3.3解决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道德风险问题的实证研究

3.3.1央企严格考核制度案例简介

3.3.2案例分析

4对我国国有企业解决道德风险问题的若干建议

4.1代理人为风险中性情形时的建议

4.1.1股权激励概述

4.1.2国内外股票期权激励的实践

4.1.3非上市公司的虚拟股票期权激励

4.2代理人为风险中性且存在有限责任情形时的建议

4.3代理人为风险回避情形时的建议

4.4改进信息的建议

4.4.1锦标制度

4.4.2主观业绩评价

4.5状态不可验证情形时的建议

4.6重复性道德风险情形时的建议

4.6.1建立健全经理人市场

4.6.2健全经营者的绩效考评机制

4.6.3健全经营者的信息披露制度

4.6.4完善政府信息服务功能和信用管理功能

5结论

5.1本文的主要结论

5.2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及独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经营者的道德风险普遍存在于我国国有企业中,它给企业带来极大的经营风险,导致了资源配置的无效率,必然成为我国国有企业经营发展和整个国家发展值得重视的问题。然而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者道德风险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战略调整期,解决好国有企业经营者道德风险问题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十分重要。本文试图借鉴委托代理框架下激励理论关于道德风险模型的最新研究结论,通过分析对缓解和解决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道德风险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增强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成效尽绵薄之力。 本文首先介绍了经营者道德风险的重要性、产生的原因以及国内外对道德风险问题的研究情况。然后介绍了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的激励理论以及其关于道德风险的模型和研究结论。接下来,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道德风险的表现,并运用案例分析了经营者道德风险行为及其危害以及我国解决国有企业经营者道德风险问题的实践。最后,借鉴道德风险模型的研究结论针对性地为我国国有企业缓解和解决经营者道德风险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并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