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企业资源理论的自创商誉计量问题研究
【6h】

基于企业资源理论的自创商誉计量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致谢

1引言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现实背景及意义

1.1.2理论背景及意义

1.2研究目标

1.3研究方法

1.4研究思路和内容

1.5本文的创新之处

2文献综述

2.1商誉性质的研究回顾

2.1.1会计界对商誉的各种认识

2.1.2对商誉各种认识的分析评述

2.1.3对于商誉特征的总结

2.2自创商誉计量的研究回顾

2.2.1自创商誉计量的现有观点

2.2.2对自创商誉各种计量方法的分析评述

3企业资源理论

3.1企业资源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3.1.1企业资源理论的产生背景

3.1.2企业资源理论形成脉络

3.2企业资源理论的主要内容

3.2.1企业资源理论的主要观点

3.2.2企业资源理论中的概念解释

4基于企业资源理论的自创商誉观

4.1企业资源的构成

4.1.1资产的本质是企业资源

4.1.2自创商誉的本质是特异无形资源和企业能力

4.1.3外购商誉的本质

4.2基于企业资源理论的自创商誉的确认和披露

4.2.1会计确认及其标准

4.2.2反对确认自创商誉的观点

4.2.3赞成确认自创商誉的观点

4.2.4本文对自创商誉确认和披露的观点

4.3基于企业资源理论的自创商誉计量思路

4.3.1自创商誉计量问题的难点

4.3.2本文自创商誉计量难点的解决思路

5自创商誉计量问题的研究

5.1传统自创商誉计量方法

5.1.1超额收益法

5.1.2割差法

5.1.3超额收益法和割差法的比较

5.2实物期权理论

5.2.1期权的本质及其核心思想

5.2.2实物期权的本质

5.2.3实物期权的特点

5.2.4 Black-Scholes期权模型

5.3自创商誉估价模型构建

5.3.1基于企业资源理论改进的割差法

5.3.2用股票市价作为企业的整体价值的解释

5.3.3用实物期权理论评估企业股权价值的解释

5.3.4股权与期权关系分析

6案例分析

6.1案例背景

6.2 BS模型假设条件处理及参数估计

6.3 BS模型的应用

6.4案例分析结论及存在问题

6.4.1研究结果评价

6.4.2研究存在的问题

7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自从20世纪20年代进入会计理论与实物研究领域,商誉问题就一直是会计理论研究的难题和争论的焦点。人们公认商誉是企业的一项特殊经济资源,对企业的现实收益与未来发展均产生重要影响。但商誉的性质如何定义,怎样进行会计处理,怎样计量都是尚未解决的问题。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商誉在企业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企业间并购浪潮的涌现,出现了巨额的外购商誉,而外购商誉的源泉义是企业内部自身积累的自创商誉。因此自创商誉的计量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自创商誉具有依附性、整体性、风险性等特性,导致其价值确切计量的难度较大,对现代会计理论和实务提出了挑战。 本文以战略管理领域的一个新兴的学派“企业资源沦”为基础对自创商誉的本质、确认、披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本文认为自创商誉本质是在企业资产的基础上发挥作用并能使其价值增加的特异无形资源和企业能力的价值体现。由于自创商誉的性质不符合“资产”的定义,同时又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极为重要,所以本文提出自创商誉应当采用表外披露的方式在会计信息中得以反映。并重点讨论了自创商誉的计量问题。 从“企业资源论”中自创商誉的性质出发,由于自创商誉的价值是随着产业环境、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而变化的,传统的商誉计量方法都不能很好反映自创商誉动态变化的特点。本文赞成将期权思想用于自创商誉的估值。在自创商誉计量中,将公司股权看作基于公司总价值的看涨期权,用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进行计算股权价值的计算,然后用割差法,用上市公司股票市价总额与股权价值的差额得出自创商誉的价值。这里本文结合上市公司惠泉啤酒集团公司2003年的财务数据和股市收盘价资料,详细分析了这一方法,为解决自创商誉计量的难题提出一定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