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失灵问题研究
【6h】

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失灵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致谢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本文相关概念界定

1.2.1 大学生就业市场

1.2.2 就业市场失灵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达到的目的

2 就业市场失灵的相关理论

2.1 市场失灵理论

2.2 就业理论

3 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失灵的表现

3.1 微观层面

3.1.1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3.1.2 用非所学和人才高消费现象

3.2 宏观层面

3.2.1 每年大量大学生不能及时配置

3.2.2 区域配置不平衡

3.2.3 不同性质的用人单位供需比严重失衡

4 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失灵的原因分析

4.1 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

4.2 公共产品供给不充分

4.3 用人单位的歧视

4.4 劳动力市场分割

4.5 行业垄断的存在

5 国外克服就业市场失灵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5.1 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5.2 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6 克服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失灵的对策和建议

6.1 克服信息不对称

6.1.1 政府层面

6.1.2 用人单位层面

6.1.3 高校层面

6.1.4 大学生层面

6.2 消除就业歧视

6.2.1 健全劳动法律体系,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6.2.2 用人单位应树立科学的用人理念

6.3 打破劳动力市场分割

6.3.1 政府应制定合理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6.3.2 大学生应调整就业心态

6.4 避免用非所学等人才浪费现象

6.4.1 提倡高校订单式教育,与市场需求接轨

6.4.2 大学生应重视职业生涯规划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以市场调节为主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建立并日渐规范。然而,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发育并不成熟,尚未进入完善的阶段和状态;加之劳动力市场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使得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失灵现象,集中在微观层而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用非所学和人才高消费现象,宏观层面每年大量大学生不能及时配置,区域配置不平衡和不同性质的用人单位供需比严重失衡等方面。我国大学生的市场失灵造成了我国高层次人才、知识、资本的浪费,市场的效率的进一步降低。这些无疑加剧了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并且破坏了市场公平,降低了社会福利。探究其原因,是由于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公共产品供给不充分,用人单位的歧视,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和行业垄断的存在造成的。在借鉴国外克服就业市场失灵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我国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和大学生应该多管齐下、多种举措共同克服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失灵的问题。

著录项

  • 作者

    刘丽莎;

  •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 授予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 学科 劳动经济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力;
  • 年度 200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647.38;
  •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市场; 市场失灵;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