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地铁B型车转向架构架强度分析与研究
【6h】

地铁B型车转向架构架强度分析与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致谢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概况

1.3 国内地铁转向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和主要工作

第2章 有限元理论及转向架强度评价标准

2.1 有限元法分析的过程

2.2 模态分析理论

2.2.1 多自由度系统模态分析

2.2.2 有限元模态分析

2.3 转向架构架强度评价标准

2.4 转向架疲劳强度评价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转向架构架强度分析

3.1 构架的结构形式

3.2 构架实体建模及有限元模型

3.3 构架静强度分析

3.3.1 边界条件

3.3.2 载荷条件

3.3.3 载荷工况

3.4 构架静强度计算

3.4.1 超常载荷静强度分析

3.4.2 模拟主要运营载荷静强度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焊缝形状对构架强度影响的分析与计算

4.1 焊缝形状对于构架强度的影响

4.1.1 横向不承载角焊缝

4.1.2 横向承载角焊缝

4.2 侧梁的建模与强度计算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转向架构架模态分析

5.1 模态分析

5.2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北京复八线地铁车辆动力转向架构架参数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方式以其大运量、高效率、低污染等优势,已成为许多大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首要选择。目前我国城市地铁线路上使用的车辆类型有A、B、C三种类型,北京地铁车辆是典型的几种B型车之一,本文以复八线地铁车辆转向架为模型,对其进行强度分析和模态计算。
   首先,利用三维软件Pro/E建立转向架实体模型,并将实体模型导入有限元软件ANSYS11.0,进而生成构架的有限元模型。
   其次,参考UIC615-4 OR《转向架构架结构强度试验》和JIS E4208:2004《铁路车辆—转向架—载荷试验方法》,对转向架构架分别进行静强度评定和疲劳评价。
   再次,利用子模型法法,分别建立加有焊缝模型的构架侧梁和横梁的子模型,并对其进行强度分析,探讨不同焊缝尺寸对总体构架受力的影响。
   最后,对构架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了构架的固有动态特性:构架的固有频率和相应振型等。
   本文有图91幅,表格11个,参考文献50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