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桥桩下伏岩溶探测的地震波组合检波器方法研究
【6h】

桥桩下伏岩溶探测的地震波组合检波器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岩溶洞穴勘探技术的研究现状

1.2.2 浅层地震勘探的发展与展望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地震勘探基础理论

2.1 浅层地震法探测原理

2.2 地震波基本类型

2.2.1 弹性分界面上的地震波[15]

2.2.2 有效波与干扰波

2.3 地震波场

2.3.1 地震波的频谱

2.3.2 视速度原理

2.4 地震勘探分辨率

2.4.1 纵向分辨率

2.4.2 横向分辨率

2.4.3 分辨率影响因素

2.5 地震勘探地质基础

2.5.1 影响地震波速度的因素和岩石的波速特征

2.5.2 浅层地震地质条件

2.6 检波器组合法原理

2.7 地震勘探抗干扰技术

2.8 地震资料解释

第三章 浅层地震数据采集系统

3.1 研究区工程地质概况

3.1.1 DK579+523.1--DK582+100工段

3.1.2 DK583+100--DK586+100工段

3.2 地震波激发

3.3 地震波接收

3.3.1 地震勘探对接收条件的基本要求

3.3.2 检波器的频率特性

3.4 地震勘探的野外数据采集系统

3.4.1 接收点间距的选择

3.4.2 观测系统分类[9]

第四章 浅层地震预报桩基岩溶方案

4.1 方案选取

4.2 地震数据处理

4.2.1 预处理

4.2.2 常规处理

4.2.3 地震波传播速度计算

4.3 溶洞的地震波特征图

4.3.1 溶洞的地震波特征图的确定

4.3.2 钻孔资料检验

4.4 根据数量关系探测溶洞

4.4.1 地震波探测溶洞原理

4.4.2 地震波图像定量分析成果

4.4.3 地震定量分析成果的钻孔检验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在岩溶地区进行桥桩施工不仅会遇到如溶洞卡钻、掉锤、漏浆、塌孔等问题,而且桥桩下伏的岩溶也会影响桥梁的安全。
   浅层地震勘探(200m以内)是根据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在岩土介质中的传播规律,来研究浅部地质构造的地球物理方法。浅层地震勘探工作面积小,理论上具有较高的勘探分辨率,但是浅部各种干扰因素复杂,造成实际的勘探分辨率达不到理想效果。
   本文在浅震勘探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京沪铁路枣庄段荆河特大桥的工程需要,利用组合检波器原理克服地震反射波观测系统受声波、面波干扰较严重的缺点,提高了勘探分辨率,建立了地震波探测溶洞大小和埋深的组合检波器方法,给出了溶洞的地震波特征图和溶洞埋深与地震波周期的相关关系。桥桩施工的实际情况表明:该方法对桥桩下伏岩溶的探测时可行的,且具有较高的分辨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