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罪恶神殿中的多声喧嚣——巴赫金复调理论视阈下福克纳《圣殿》的研究
【6h】

罪恶神殿中的多声喧嚣——巴赫金复调理论视阈下福克纳《圣殿》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Acknowledgment

摘要

ABSTRACT

Contents

Introduction

0.1 Faulkner and Sanctuary

0.2 Literature Review

0.2.1 Researches on Faulkner and Sanctuary Overseas

0.2.2 Studies on Faulkner and Sanctuary Domestic

0.3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Chapter 1.Introduction of Bakhtin and Polyphonic Novel

1.1 Bakhtinian Worid:Bakhtin and His Theory

1.2 Features of Polyphonic Theory

1.2.1 Great Dialogue

1.2.2 Micro-Dialogue

1.3 Unfinalizability of Narrative Structure

Chapter 2.The Duality of Dialogism in Sanctuary

2.1 Great-Dialogue Narration in Sanctuary

2.1.1 Upper Class VS.Lower Class-Jefferson and Memphis

2.1.2 The Conniet between Good and Evil

2.2 Micro-Dialogue within Characters

2.3 The Subtle Alternative“Voealizations’’:Sound and Odor

Chapter 3.The Plurality of Themes in Sanctuary

3.1 The Decadence of the South

3.2 AStory Unfinalized:The Openness of Sanctuary

3.2.1 Temple Drake

3.2.2 Horace Benbow

3.3.3 Popeye

Conclusion

Works Cited

作者简历

声明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福克纳是二十世纪美国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以其创作的一系列以自身家乡为原型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而闻名于世。在福克纳二十多篇长篇小说和近百篇短篇小说中,《圣殿》是唯一一部刚一面世就畅销的小说。小说出版于1931年,围绕着一个十七岁的女大学生谭波尔·德雷克,叙述了发生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禁酒时期美国南方的一桩骇人的强奸案,揭示了南方社会中不同阶层人群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堪称揭示南方社会黑暗面最有力的作品,体现出福克纳在思想深度和艺术造诣方面的大师级高度。本文拟从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视角,分析《圣殿》小说结构和人物的对话性及主题与人物叙述的未完成性,以及其展示的人的内心冲突和内容的丰富性,从而揭示《圣殿》的复调小说特征以及其深刻社会意义和深远影响。
  中国的福克纳研究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中国的福克纳研究也引起了世界福学学者的关注。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中国福学界学者在作品文本、社会背景、主题特征、翻译技巧及与中国作家作品的比较性研究等方面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与探讨,收获了丰硕成果。《圣殿》进入中国学界较晚,受到中国学者的关注度也十分有限。然而,这并不减少其作为福克纳最具现实主义色彩小说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序言部分概述福克纳的创作生涯、文学成就及《圣殿》的主要内容,对福克纳及《圣殿》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阐释本文研究的前景和意义;第一章对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进行具体阐述,从而形成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二章具体论证《圣殿》中的复调小说色彩,即其最显著的对话性特征,通过对小说社会不同阶层及多重主题的“大型对话”及表现人物内心双声特征从而实现独立意识的“微型对话”,以及对文中具有发声意义的多种意象的阐述,表现整部小说多声喧嚣的复调特征,从而深刻发掘福克纳塑造的多样立体的人物特性,以及小说深刻的社会内涵;第三章从复调小说开放性及未完成性出发,体现福克纳在人物塑造及主题阐释的“留白”,小说的人物发展具有开放性和未完成性;小说内容直接揭露了南方社会中的暴力、虚伪和罪恶,而旧传统与新文明冲击下的南方社会及人在道德困境中的迷失给予主题及主要人物命运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更加丰富了小说内涵,突出了福克纳小说中巴赫金复调小说特征的艺术价值;结论部分指出:虽然福克纳在《圣殿》中运用了传统的线性叙述手法,但在其看似单一朴实的故事情节下蕴含着复杂深刻的社会意义及文化内涵,即美国南方社会道德圣殿的倾塌,以及不同社会阶层人物共同具有的人性深处的罪恶,揭示《圣殿》的现实主义艺术色彩以及福克纳作为大师级的现代作家对现实社会的洞察及人性的深刻关怀与哲学探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