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财务视角下的商业模式风险识别研究——基于监管层问询样本的案例研究
【6h】

财务视角下的商业模式风险识别研究——基于监管层问询样本的案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动机

1.2 本文视角与研究问题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现实意义

1.5 写作逻辑与结构安排

2 文献综述

2.1 商业模式的含义及本质

2.2 基于多维度的商业模式研究

2.3 商业模式风险评价

2.4 概括性评价

3.1 生态系统论

3.2 竞争战略理论

3.3 基于财务视角的商业模式研究框架

4 不同商业模式下的风险识别体系设计

4.1 商业模式受到监管质疑的原因分析

4.2 商业模式风险因素分析

4.2.1 商业模式问题带来的经营风险因素

4.2.2 商业模式问题带来的财务风险因素

4.3 商业模式风险类型分析

4.3.1 有效性风险

4.3.2 可执行性风险

4.3.3 成熟稳定性风险

4.3.4 商业模式风险类型总结

4.4 财务视角下的商业模式风险识别

4.4.1 有效性风险识别

4.4.2 可执行性风险识别

4.4.3 成熟稳定性风险识别

4.4.4 商业模式风险识别总结

5 受到监管质疑的商业模式案例分析

5.1 有效性风险识别——以升华拜克为例

5.1.1 商业模式问题背景

5.1.2 商业模式描述

5.1.3 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5.1.4 商业模式的有效性总结

5.2 可执行性风险识别——以河南德宝为例

5.2.1 商业模式问题背景

5.2.2 商业模式描述

5.2.3 商业模式可实现性问题分析

5.2.4 商业模式的可执行性总结

5.3 成熟稳定性风险识别——以隆麟网络为例

5.3.1 商业模式问题背景

5.3.2 商业模式描述

5.3.3 模式的成熟稳定性分析

5.3.4 商业模式的成熟稳定性总结

6 研究结论与不足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新科技在传统生产活动中的应用以及新型生产理念的产生,一批新型商业模式也悄然出现,与传统模式相比,新型商业模式往往存在更大风险,监管层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本文对沪深两市交易所官网公示的全部问询函逐一阅读,并进行手工整理和统计。统计发现,2015年和2016年监管层对企业下发了986份问询函,其中涉及商业模式问题的约200份,占比超两成。基于监管层对企业商业模式问题如此高程度的重视,问询函件中对于企业商业模式的问题以及商业模式运行所存在的风险也引发了市场普遍关注。
  以往论文对于商业模式的研究多从理论层面出发,对实际商业模式案例的研究也仅针对单一企业或行业,对同行业企业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对行业外的投资者意义不大。本文有针对性地研究被监管层质疑的商业模式,以识别风险为导向,从监管问询中总结出具有一般性的商业模式风险类别。于是可以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监管层对于商业模式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企业商业模式在实际生产经营中存在哪些风险?投资者如何识别这些风险?
  本文通过对沪深两市交易所近两年下发的全部近千份问询函进行逐一梳理,筛选出其中涉及商业模式问题的函件约200份,通过对这些问询函的研究得出结论:(1)监管层对商业模式问题的关注,目的是为了保证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及投资者对企业的经营方式有较为充分的了解;(2)基于这样的目的,监管层对企业商业模式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商业模式披露的完整性、清晰性、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对企业持续创造价值能力的保障;(3)从监管层对商业模式的关注点出发,总结出商业模式所存在的三类风险:有效性、可执行性、成熟稳定性;(4)对有效性风险的识别,可通过对比企业商业模式特征和财务数据的方式进行考察;对可执行性风险的识别,可从模式描述、关键资源配置、收入结构等方面来考察;对成熟稳定性风险的识别,可以从行业发展阶段、盈利可持续性、多元化能力等方面来考察。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1)以监管层下发的问询函作为切入点,通过研究监管层对商业模式的关注点,总结出商业模式所具有的几类风险。(2)以多案例研究的方法,研究具体企业的商业模式特征,通过对企业财务数据的分析,识别商业模式设计及执行中存在的风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