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环渤海煤炭港口的竞争力评价研究
【6h】

环渤海煤炭港口的竞争力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序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港口竞争力内涵研究

1.3.2 影响港口竞争力主要因素研究

1.3.3 港口竞争力评价研究

1.4 基础理论

1.4.1 港口物流

1.4.2 港口竞争力

1.4.3 竞争力评价方法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本文研究框架

1.7 小结

2 环渤海煤炭港口运营现状

2.1 环渤海煤炭港口总体状况

2.2 主要煤炭港口发展情况

2.2.1 秦皇岛港

2.2.2 唐山港

2.2.3 国投京唐港

2.2.4 国投曹妃甸港

2.2.5 天津港

2.2.6 神华天津港

2.2.7 神华黄骅港

2.3 环渤海煤炭港口运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2.4 小结

3 影响环渤海煤炭港口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分析

3.1 煤炭港口竞争力

3.2 煤炭港口竞争力形成机理

3.3 环渤海煤炭港口竞争力主要因素分析

3.3.1 港口自然条件与硬件设施

3.3.2 港口区位因素与腹地资源

3.3.3 港口运营能力

3.3.4 港口发展潜力

3.4 小结

4 煤炭港口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框架

4.2 竞争力评价模型

4.2.1 评价方法选择

4.2.2 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

4.2.3 基于熵权法的评价模型

4.2.4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模型

4.3 小结

5 环渤海煤炭港口竞争力评价的实证分析

5.1 数据采集与处理

5.2 各港口竞争力测算及分析

5.2.1 基于熵权法各港口竞争力的计算

5.2.2 基于层次分析法各港口竞争力的计算

5.2.3 各港口竞争力结果分析

5.3 提升环渤海煤炭港口竞争力策略建议

5.3.1 注重港口软实力,提高港口运营管理水平

5.3.2 完善和拓展港口功能,拓展供应链增值服务

5.3.3 加快推进港口整合,提高煤炭港口整体竞争力

5.4 小结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环渤海煤炭港口承担着我国下水煤炭中转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煤炭能源运输体系中的重要构成。“十二五”期间,环渤海煤炭港口投资力度加大,港口产能快速释放,原来煤炭陆转水运输环节中的港口瓶颈问题得到解决;另一方面,近几年煤炭市场供需形势发生了重要变化,沿海煤炭市场弱势运行,煤炭下水量减少。这两方面因素导致环渤海煤炭港口之间的竞争加剧。适度的竞争有利于促进港口的发展和提升,但由于目前环渤海地区煤炭港口的运营主体有地方、也有央企,行政上隶属关系不同,各港口之间缺乏沟通与合作机制,竞争趋于无序,导致了港口资源浪费和闲置,以及港口整体效益的严重下滑。在国家供给侧改革以及深化国企改革的大背景下,环渤海煤炭港口必须明确自身优劣势,找准定位,才能提升港口效益,破解发展难题。因此,探讨环渤海煤炭港口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环渤海煤炭港口竞争力的背景及意义,明确了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思路;对港口物流、港口竞争力等概念进行了定义,构成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分别从港口竞争力内涵、影响港口竞争力主要因素、港口竞争力评价三个方面归纳了现有研究情况。然后对目前环渤海地区煤炭港口的运营现状进行了介绍。再结合煤炭港口竞争力形成的机理,从港口自然条件及硬件设施、区位因素、运营能力、发展潜力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煤炭港竞争力的若干主要因素。然后,本文建立了煤炭港口竞争力评价模型,利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对环渤海地区七个主要港口的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得出了竞争力排名。结合评价结果,本文对提高环渤海煤炭港口竞争力提出了策略建议。建议指出,环渤海煤炭港口要注重提高运营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港口功能、拓展供应链增值服务,此外环渤海煤炭港口有必要加快推进港口整合,以提高煤炭港口的整体竞争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