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稀土醇盐及稀土氧化物介孔材料的合成及表征
【6h】

稀土醇盐及稀土氧化物介孔材料的合成及表征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稀土醇盐的合成及性质

1.1.1 稀土醇盐的特性

1.1.2 稀土醇盐的制备方法

1.2 稀土金属醇盐的应用及稀土介孔材料的合成、表征

1.2.1 稀土醇盐的主要应用

1.2.2 介孔材料的合成及表征

1.3课题的选择和目的

1.3.1本研究项目的目的和科学依据

1.3.2本研究项目的研究方案

1.3.3本研究项目基金来源

参考文献:

2.1制备方案的选择

2.1.1稀土醇盐制备方案

2.1.2稀土纳米氧化物制备方案

2.1.3制备稀土介孔材料的方案

2.2样品制备

2.2.1稀土醇盐样品的制备

2.2.2稀土纳米氧化物样品的制备

2.2.3稀土介孔材料样品制备

2.3论文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第三章稀土醇盐的化学结构分析

3.1红外光谱分析

3.1.1稀土乙酸盐红外光谱分析

3.1.2稀土醇盐红外光谱分析

3.2稀土醇盐紫外光谱分析

3.3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稀土醇盐合成过程中制备参数的影响

4.1反应时间对稀土醇盐产率的影响

4.2不同烷氧醇对稀土醇盐产率的影响

4.3碱土金属对稀土醇盐合成反应的影响

4.4稀土醇盐制备过程中的缔合现象

4.5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稀土纳米氧化物的形貌及其晶相结构

5.1稀土纳米氧化物颗粒形貌及粒度

5.2稀土纳米粉体的晶相结构

5.3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稀土介孔材料的结构表征

6.1样品表征

6.1.1XRD表征

6.1.2电镜观察

6.1.3 BET分析

6.1.4 TG-DSC分析

6.2介孔结构的形成机理

6.3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模板剂对稀土介孔材料热稳定性及孔结构的影响

7.1热稳定性研究

7.1.1模板剂对CeO2介孔结构热稳定性的影响

7.1.2不同温度焙烧样品的晶相结构

7.1.3不同温度焙烧样品的红外光谱

7.1.4不同温度焙烧介孔CeO2孔结构分析

7.2 模板剂对二氧化铈介孔结构的影响

7.2.1 PEG分子量对二氧化铈介孔织构的影响

7.2.2 TEA添加量对二氧化铈介孔结构形成的影响

7.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论文总结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采用碱土金属醇盐为烷氧基提供者,以无水稀土乙酸盐为原料合成出稀土金属醇盐,并以所制得的稀土甲醇盐为原料,制备了稀土纳米氧化钐及氧化钕.考察了不同碱土金属、不同低碳醇及反应时间对醇盐产率的影响.以稀土无机盐为原料,非表面活性剂三乙胺(TEA)与聚乙二醇(PEG)为结构导向剂合成出稀土介孔材料(介孔二氧化铈、介孔氧化钕、介孔氧化钐).研究了模板剂对二氧化铈介孔结构的热稳定性的影响,考察了CeO<,2>介孔孔织构随聚乙二醇分子量、三乙胺添加量的变化规律,并提出了三乙胺与聚乙二醇在二氧化铈介孔结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采用红外吸收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透射电镜(TEM)、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X-ray衍射(XRD)、热失重分析(TG-DSC)及N<,2>吸-脱附分析对制得样品的化学结构、颗粒形貌和颗粒大小、孔道形貌及大小、晶相组成及孔结构等特征进行了表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