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钼酸稀土盐和钼酸稀土钠盐的合成、表征和光学特性研究
【6h】

钼酸稀土盐和钼酸稀土钠盐的合成、表征和光学特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1.1固体材料发光概述

§1.1.1发光原理及其组成

§1.1.2稀土元素发光

§1.2钼酸盐、稀土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1.3稀土发光材料合成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1.3.1高温固相法

§1.3.2沉淀法

§1.3.3燃烧法

§1.3.4微波合成法

§1.3.5溶胶凝胶法

§1.3.6水热法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稀土钼酸盐和稀土钼酸钠盐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学性质

摘要

§2.1引言

§2.2试验部分

§2.2.1.试剂:

§2.2.2.产物制备:

§2.2.3.产物表征:

§2.3结果分析与讨论

§2.3.1稀土钼酸盐的表征

§2.3.2稀土钼酸钠盐的表征

§2.3.3热稳定性的讨论

§2.3.4光学性能讨论

§2.5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图

附录 :硕士期间完成的工作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论文发展了应用水热合成法广普合成一系列钼酸稀土盐和碱金属稀土双金属钼酸盐功能材料的技术,在没有添加任何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下在200℃以下的水热合成一系列的稀土盐类M2MoO6(M=Eu,Er)和NaX(MoO4)2(X=Y,Ce,Pr,Nd,Sm,Dy)。运用XRD,TEM,SEM,EDX,TG,PL等测试手段跟踪变化过程,从而讨论了影响钼酸稀土晶体物相以及形貌的主要因素,并且研究了样品的独特光学特性。取得的主要结果归纳如下:
   1.获得了各种钼酸盐样品合成的最佳反应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反应物的比例和溶液pH值对产物的物相及形貌有着重要影响:在高配比和低pH值下容易形成钼酸稀土盐化合物,而在低配比和高pH值下则倾向于形成钼酸稀土钠盐化合物。钼酸稀土钠盐大部分生成边长为2μm左右,厚度大约为500nm的正方形纽扣状结构微观形貌,而钼酸稀土盐则更加倾向于形成直径为4—8μm的八面体结构。
   2.样品具有非常好的热学稳定性,即使在1000℃的高温下依然不改变其物相和形貌特征。样品呈现出独特的规整八面体结构和纽扣状结构,由于其形貌上的特点使得样品有着特别的光学特性,对稀土材料的功能化具有重要意义:与无定形的吸收波相比,微观形貌的规整导致吸收峰强度增大,并伴随峰值的蓝移现象。而Eu3+离子周围环境的微观结构的对称性不同,使得5D0→7F2和5D0→7F1吸收峰相对强度改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