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有机锡化合物的生物毒性效应及其预测方法研究
【6h】

有机锡化合物的生物毒性效应及其预测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符号说明

北京化工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有机锡化合物的环境行为及其生态效应

1.1.1有机锡化合物的污染来源

1.1.2有机锡化合物的自然降解

1.1.3单体生物毒性效应

1.1.4生物富集效应毒性

1.1.5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危害

1.2有机化合物的生物毒性评价方法

1.2.1藻类急性毒性实验

1.2.2蚤类急性毒性实验

1.3预测有机化合物毒性的相关研究方法

1.3.1典型有机化合物生物毒性反应机理

1.3.2预测有机化合物毒性的相关研究方法

1.4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有机锡化合物对斜生栅藻的急性毒性实验

2.1实验部分

2.1.1受试化合物

2.1.2斜生栅藻的培养

2.1.3实验用仪器

2.1.4实验条件

2.1.5斜生栅藻生长抑制实验

2.2结果与讨论

2.2.1有机锡化合物对斜生栅藻生长的影响

2.2.2讨论

2.3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有机锡化合物对大型蚤的急性毒性实验

3.1实验部分

3.1.1受试化合物

3.1.2大型蚤的培养

3.1.3实验用仪器

3.1.4实验条件

3.1.5大型蚤的急性毒性实验

3.2结果与讨论

3.2.1有机锡化合物对大型蚤的急性毒性实验

3.2.2讨论

3.2.3有机锡对藻类毒性与对蚤类毒性相关关系分析

3.3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有机锡化合物的定量结构—活性(QSAR)研究

4.1分子连接性指数方法

4.1.1实验方法

4.1.2参数计算

4.1.3结果与讨论

4.2量子化学方法

4.2.1数据来源

4.2.2参数计算

4.2.3结果与讨论

4.3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本论文以斜生栅藻(Scenedesmusobliquus)和大型蚤(Daphniamagna)为受试生物,采用静水试验法评价了五种有机锡化合物的毒性效应,并初步探讨了化合物结构和性质对其毒性效应的影响。通过分析认为1xv与-lgEC50正相关,说明在同一取代基系列中,取代基越多,其毒性也越大。lgKow与-lgEC50正相关,说明分子的疏水性越强,有机锡化合物越容易与生物体结合,毒性越大。   最后以有机锡对生物毒性数据lgEC50为因变量,偶极矩(μ),分子总的芯排斥能(CCR),分子总能量(TE),分子最高占据轨道能(ELUMO),原子所带电荷(q)等参数为自变量对16种有机锡化合物进行了QSAR研究,从量子化学的角度解释有机锡化合物对大型蚤和斜生栅藻的毒性作用存在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