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以BSA和RNA为键合配体的树枝状大分子修饰的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6h】

以BSA和RNA为键合配体的树枝状大分子修饰的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数据集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毛细管电色谱

1.1.1 毛细管电色谱的操作模式

1.1.2 毛细管电色谱的特点

1.2 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

1.2.1 涂布法

1.2.2 键合法

1.2.3 溶胶-凝胶法

1.3 CEC实现手性拆分的主要方法

1.3.1 手性试剂衍生化法

1.3.2 手性固定相(chiral stationary phase,CSP)

1.3.3 手性流动相添加剂(chiral mobile phase additives,CMPA)法

1.4 色谱法在蛋白质及其分离分析方法中的应用

1.5 树枝状大分子

1.5.1 树枝状大分子简介

1.5.3 聚酰胺-胺(PAMAM)

1.5.2 PAMAM的合成方法

1.6 本课题的提出

第二章 以BSA为键合配体的PAMAM修饰的毛细管电色谱柱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2.1 前言

2.2 仪器和试剂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PAMAM修饰的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的制备

2.3.2 以BSA为键合配体的PAMAM修饰的毛细管电色谱柱的制备

2.4 结果与讨论

2.4.1 BSA-PAMAM修饰的开管柱的表征

2.4.2 不同修饰柱用于DL-色氨酸的分析

2.4.3 不同修饰柱用于卵清蛋白的分析

2.4.4 不同修饰的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昀评价

2.5 结论

第三章 以RNA为键合配体的PAMAM修饰的毛细管电色谱柱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3.1 前言

3.2 仪器与试剂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试剂

3.2.3 合成路线

3.2.4 合成方法

3.3 不同修饰柱用于溶菌酶和核糖核酸酶A的分析

3.3.1 pH的选择

3.3.2 电压的选择

3.3.3 不同修饰柱的比较

3.4 不同修饰柱用于α-乳白蛋白和β-酪蛋白的分析

3.4.1 β-酪蛋白单样的分析

3.4.2 α-乳白蛋白和β-酪蛋白的分离

3.5 结论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展开▼

摘要

毛细管电色谱(capillary electrochromatography,CEC)是一种微柱分离技术,它结合了毛细管区带电泳(capillaryzone electrophoresis,CZE)的高效性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高选择性的优点,具有高效、快速、微量的特点。OT-CEC中没有塞子、填料和涡流扩散,因此避免了塞子效应、焦耳热、气泡等一系列困扰PC-CEC的问题。而且OT-CEC可采用较短的柱子,实现快速高效的分离。
   本文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做硅烷化试剂,丙烯酸甲酯为马氏加成试剂,乙二胺为酰胺化试剂,通过多次重复马氏加成反应、酰胺化反应,在毛细管内壁成功键合了聚酰胺-胺(PAMAM)树枝状大分子,制得了1代、2代、3代PAMAM修饰的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
   在不同代数PAMAM修饰的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的内壁进一步键合BSA配体,获得了以树枝状大分子PAMAM为间隔臂,BSA为配体的新型亲和毛细管电色谱柱,采用荧光标记法对所合成的BSA修饰的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进行了表征。利用此亲合电色谱柱,成功分离了DL色氨酸。结果显示了以树枝状大分子做间隔臂的毛细管电色谱柱比直接在硅烷化试剂上键合BSA的毛细管电色谱柱具有明显的分离优势。同时,尝试分离了卵清蛋白,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在不同代数PAMAM修饰的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内壁键合RNA配体,获得了以树枝状大分子PAMAM为间隔臂,RNA为配体的新型亲和毛细管电色谱柱,并对不同代数PAMAM修饰的色谱柱对溶菌酶和核糖核酸酶A的分离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在最优化条件下,以三代PAMAM为间隔臂,RNA为配体的色谱柱的分离效果最好。同时,在最佳条件下,成功地分离了β-酪蛋白和α-乳白蛋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