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内燃机油清净剂水解安定性能研究
【6h】

内燃机油清净剂水解安定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数据集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内燃机油清净剂综述

1.2.1 清净剂的组成与结构特征

1.2.2 清净剂的性能

1.2.3 清净剂的制备方法

1.3 清净剂相关研究的现状

1.4 清净剂水解安定性能研究的趋势

1.4.1 典型清净剂的水解安定性的研究

1.4.2 研究各单剂水解安定性的相互影响

1.4.3 测定清净剂水解安定性新方法的研究

1.5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1.5.1 研究的目的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影响清净剂水解安定性能因素

2.1 实验部分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2.1 分水能力考察

2.2.2 考察搅拌时间的影响

2.2.3 考察搅拌速度的影响

2.2.4 考察环境温度的影响

2.2.5 考察水加入量的影响

2.2.6 验证试验

2.3 机理分析

2.3.1 考察环境温度的影响

2.3.2 考察水加入量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分对清净剂结构组成的影响

3.1 考察内燃机油中硫含量的变化

3.1.1 高碱值合成磺酸钙

3.1.2 高碱值硫化烷基酚钙

3.2 GC-MS考察内燃机油清净剂水解安定性能

3.2.1 方法概要

3.2.2 实验部分

3.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 红外光谱分析法考察内燃机油清净剂水解安定性能

3.3.1 高碱值合成磺酸钙

3.3.2 烷基水杨酸钙

3.3.3 高碱值硫化烷基酚钙

3.3.4 CD级柴油机油全配方

3.4 机理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分对清净剂清净性能的影响

4.1 实验部分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2.1 高碱值合成磺酸钙

4.2.2 烷基水杨酸钙

4.2.3 高碱值硫化烷基酚钙

4.2.4 CD级柴油机油典型全配方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分对清净剂其他性能影响

5.1 润滑性能的影响

5.1.1 利用四球机考察加剂前后油相的润滑性能

5.1.2 利用四球机考察分水前后油相的润滑性能

5.1.3 润滑机理分析

5.1.4 利用高频往复试验机(HFRR)考察分水前后油相的润滑性能

5.2 氧化安定性能的影响

5.2.1 氧化安定性评定方法

5.2.2 热重法(TG)测定不同含水量内燃机油分水前后的氧化安定性

5.2.3 PDSC测定不同含水量内燃机油分水前后的氧化安定性

5.3 防锈性能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对内燃机油中常用的典型金属清净剂高碱值合成磺酸钙(T106)、烷基水杨酸钙(T109)、高碱值硫化烷基酚钙(T115B)及其复合剂的水解安定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高碱值合成磺酸钙、烷基水杨酸钙、高碱值硫化烷基酚钙这类清净剂是由外层表面活性剂包覆中间的碱性组分Ca(OH)2/CaC03而构成的,以胶团的形式分散在内燃机油中,在水存在的条件下,高速剪切时,胶团易与W/O微乳液发生碰撞而发生变化。本文将采用FT-IR、SEM、ICP、HFRR、TG、PDSC等仪器,分别对混合搅拌后分离的油相和水相进行表征,从而达到考察清净剂水解安定性的目的。
   通过大量的试验和全面的分析发现,各清净剂和复合剂在水存在的条件下,搅拌时间、搅拌速度、环境温度及含水量等因素对其水解安定性的影响很大;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离出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油中的清净剂在水存在的条件下,发生了水解发应;提出了金属清净剂在使用过程中碱基流失的机理,认为碱基流失的原因一是由于胶核和w/0微乳液间碰撞,碱基发生了转移,二是由于碰撞分离后的清净剂胶团之间发生了再次碰撞造成的;水分对清净剂的使用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使各型清净剂的清净性能、润滑性能、抗氧化性能和防锈性能在不同程度上变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