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数字脉冲时延展宽分布特性与误码率性能分析研究
【6h】

数字脉冲时延展宽分布特性与误码率性能分析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绪论

1.1信号多路径传播的幅度特性

1.1.1信道模型

1.1.2多路径传播衰落模型

1.2数字信号多路径传播的时延特性

1.2.1相位增量模型

1.2.2 时延及时延展宽特性

1.3误码特性

1.4国内研究的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章数字脉冲时延展宽分布特性理论分析与建模

2.1引言

2.2 时延展宽分布特性理论建模

2.3数值计算与实测结果对比

2.4判决门限电平设置的考虑

2.5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时延展宽包络影响下的误码率特性与计算机仿真

3.1引言

3.2信道传播模型

3.2.1脉冲信号幅度衰落

3.2.2脉冲信号时延展宽

3.2.3信道模型

3.3仿真模型

3.3.1信源部分

3.3.2信道部分

3.3.3信宿部分

3.4误码率计算

3.4.1 GMSK误码率计算

3.4.2 π/4-DQPSK误码率计算

3.5仿真结果

3.5.1主波峰宽度变化的影响

3.5.2反射峰位置变化的影响

3.5.3小反射峰群幅度变化的影响

3.5.4主波峰与反射峰之间距离变化的影响

3.6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CDMA扩频通信在多径时延展宽作用下的误码性能

4.1引言

4.2发信模型

4.3信道模型

4.4收信模型

4.5非理想参数估计分析

4.6误码性能分析

4.7数值计算及模拟分析

4.8小结

附录4A

参考文献

第五章IEC61000-4-3场地校正及光纤自动测试系统

5.1引言

5.2有关场地校正的国际标准

5.2.1测试等级

5.2.2场地校正

5.3.电缆及光纤测试对比

5.4.场地校正光纤自动测试系统

5.4.1测试系统及软件的特点

5.4.2系统构成及软件简介

5.4.3最终实际测试结果

5.5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移动信道的多路径传播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人们熟知的Rayleigh(或Rician,Nakagami,Suzuki等)衰落特性是从接收信号的幅度包络变化来反映多路径传播衰落特性的。对多路径信号幅度衰落特性的研究已有较长的历史,实践和理论都比较完善,已是较成熟的研究领域。该文将从另一个角度,即在时域中,研究数字脉冲信号经过多路径传播后的时延及时特性与传输误码率之间的关系,这对于数字系统来说是特别重要的。因为,在多路径传播条件下,接收的脉冲信号会产生时延展宽,由时延展宽导致的舆误码率不再因增加信噪比而降低,既形成了所谓的

著录项

  • 作者

    滕旭;

  •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北方交通大学;

  • 授予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
  • 学科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张林昌;
  • 年度 199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无线通信;
  • 关键词

    脉冲时延展宽; 电波传播; 误码率; 场地校正;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