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透明薄膜电磁屏蔽材料组分及含量分析的研究
【6h】

透明薄膜电磁屏蔽材料组分及含量分析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透明薄膜电磁屏蔽材料概述

1.2 本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2.1 本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2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3 金属离子含量测定

1.3.1 银离子测定概述

1.3.2 铜离子测定概述

1.3.3 镍离子测定概述

1.3.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

1.4 紫外分析技术与表面分析技术

1.4.1 紫外光谱分析

1.4.2 表面技术分析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透明薄膜电磁屏蔽材料中银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

2.1.1 实验原理

2.1.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1.3 溶液的配制

2.1.4 试验方法与步骤

2.1.5 试验方法的验证及重复性试验

2.2 透明薄膜电磁屏蔽材料中镍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

2.2.1 实验原理

2.2.2 试验材料与设备

2.2.3 溶液配制

2.2.4 实验方法与步骤

2.2.5 试验方法的验证以及重复性试验

2.3 透明薄膜电磁屏蔽材料中铜离子含量测定方法

2.3.1 实验原理

2.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3.3 试剂的配制

2.3.4 试验步骤与方法

2.3.5 实验方法的验证以及重复性实验

2.4 透明薄膜电磁屏蔽材料表观性能测定

2.4.1 透明薄膜电磁屏蔽材料各金属层厚度以及成分的测定

2.4.2 透明薄膜电磁屏蔽材料屏蔽性能的测定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透明薄膜电磁屏蔽材料中银离子测定结果与讨论

3.2 透明薄膜电磁屏蔽材料中镍离子测定结果与讨论

3.3 透明薄膜电磁屏蔽材料中铜离子测定结果与讨论

3.4 透明薄膜电磁屏蔽材料各金属层厚度以及成分的测定结果与讨论

3.4.1 四个不同工艺的透明薄膜电磁屏蔽材料金属层厚度以成分结果

3.4.2 结果与分析

3.5 透明薄膜电磁屏蔽材料屏蔽性能的结果与讨论

3.5.1 四个不同工艺的透明薄膜电磁屏蔽材料测定结果

3.5.2 结果与分析

第四章 结论

4.1 透明薄膜电磁屏蔽材料中各金属组分含量方法

4.2 透明薄膜电磁屏蔽材料中各金属含量与电镀时间、屏蔽效果关系

4.3 不同工艺透明薄膜电磁屏蔽材料金属含量与屏蔽效果关系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和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透明薄膜电磁屏蔽材料以其轻质、柔软和力学性能优异等优点,在液晶显示屏、触摸屏和薄膜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银盐法金属网格型透明电磁屏蔽薄膜材料,是在光学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上形成金属银、铜、镍等金属网格;这些功能金属组份的具有相近和相似的物理化学特性,因此其定量分析较为困难。
  论文利用现有分析仪器以及试验条件,建立了屏蔽层各组分的定量分析的检测方法,即对透明薄膜电磁屏蔽材料(PET(100μm)/Ag/Cu/Ni)中各金属组份、配比以及含量进行分析。同时借助表面微观分析手段(如SEM、AFM、XRD、EDS等),对电磁屏蔽层的表面状态进行表征。通过研究各金属组份及配比对薄膜屏蔽材料的屏蔽性能的影响,为透明薄膜电磁屏蔽层中的Ag/Cu/Ni)中组份、配比和性能优化提供技术支持,为优选高性能的透明薄膜电磁屏蔽材料的产品开发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数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