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香豆素基微胶囊的设计制备及光响应性能研究
【6h】

香豆素基微胶囊的设计制备及光响应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1.1 微胶囊的概述

1.1.1 微胶囊简介

1.1.2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1.1.3 微胶囊化的目的及意义

1.1.4 微胶囊的应用

1.2 光响应型微胶囊的研究进展

1.2.1 光响应型单体的分类及响应原理

1.2.2 光响应型微胶囊控制释放机理

1.3 荧光染料及其在微胶囊化技术中的应用

1.3.1 荧光染料的简介及其在聚合物网络中的应用

1.3.2 香豆素荧光染料的简介

1.3.3 香豆素在微胶囊技术中的研究进展

1.4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4.1 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1.4.2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章 香豆素基微胶囊壁材的合成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及主要仪器

2.2.2 壁材预聚物的合成

2.2.3 结构的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壁材合成的影响因素

2.3.2 傅里叶红外谱图表征

2.3.3 1H核磁共振谱图表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香豆素基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及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及主要仪器

3.2.2 香豆素基微胶囊制备方法

3.2.3 微胶囊的表征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香豆素基微胶囊的粒径分析

3.3.2 香豆素基微胶囊的形貌分析

3.3.3 香豆素基微胶囊荧光显微镜图片

3.3.4 微胶囊制备的影响因素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胶囊荧光性能及控制释放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及主要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微胶囊壁荧光性能研究

4.3.2 微胶囊控制释放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展开▼

摘要

为了拓宽光响应型微胶囊在信息记录材料领域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光响应型微胶囊的研究进展并将可光二聚的香豆素基团引入到微胶囊壁材中,设计制备了一种新型光响应型微胶囊,研究了微胶囊的荧光性能及控制释放性能。 首先,设计合成了光响应型微胶囊壁材预聚物,文中选用7-羟基-4-甲基香豆素,1,5-二溴戊烷,季戊四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作为合成壁材预聚物的原料,碳酸钾,DBTDL作为催化剂,通过两步醚化和一步缩聚反应合成出壁材预聚物。利用傅里叶红外谱图和1H核磁共振谱图对合成的产物进行表征,确定得到目标产物。 然后,利用界面聚合和光聚合法制备了香豆素基微胶囊,利用合成的香豆素基预聚物作为微胶囊的壁材,D-8和ODB-2作为微胶囊的芯材,制备出包裹不同染料的微胶囊。讨论了最佳制备条件,包括体系中油水比、乳化剂及其含量、芯壁比、乳化速率与时间、反应速率与时间对微胶囊形成及形态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微胶囊进行观察,利用粒径分析软件对微胶囊的粒径分布进行表征。 最后,制备了两种具有不同荧光特性的微胶囊,一种是壁材具有荧光功能,另一种是芯材壁材兼具荧光功能的微胶囊。用荧光光谱和荧光显微镜分别研究了上述微胶囊荧光性能与重复控制释放功能。研究了微胶囊在不同波长254nm、365nm曝光下囊壁的荧光强度在310nm处的变化规律;以及芯材ODB-2在500nm处荧光强度随曝光时间的变化规律,由此实现了微胶囊控制释放功能。

著录项

  • 作者

    姜楠;

  • 作者单位

    北京化工大学;

  • 授予单位 北京化工大学;
  • 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魏杰;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香豆素; 微胶囊; 设计; 制备; 光响应;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