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科研类事业单位激励机制研究--以CM科学研究院为例
【6h】

科研类事业单位激励机制研究--以CM科学研究院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案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背景和理论综述

2.1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

2.2 事业单位改革

2.3 激励理论

2.3.1 国外激励理论研究

2.3.2 我国的激励研究

第三章 科研事业单位特点及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3.1 科研类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现状和特点

3.1.1 科研事业单位的定义和分类

3.1.2 科研事业单位的特点

3.1.3 科研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特点

3.2 科研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现状及管理弊端的根源

3.2.1 科研事业单位的现状弊端

3.2.2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弊端的根源

第四章 科研事业单位激励机制的构架措施建议

4.1 科研事业单位科研工作和知识型员工特征

4.1.1 科研事业单位工作的特点

4.1.2 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的群体特征

4.1.3 科研人员需求特性

4.2 激励理论选择

4.2.1 激励的本质

4.2.2 科研事业单位激励机制的特点

4.2.3 主要基本激励理论分析及应用选择

4.3 科研事业单位激励机制的构建

4.3.1 激励的构建原则

4.3.2 双因素分析

4.4 科研事业单位激励机制重构措施建议

4.4.1 薪酬福利激励

4.4.2 组织管理激励

4.4.3 成就发展激励

4.4.4 组织环境激励

第五章 案例分析

5.1 CM科学研究院概况

5.2 CM科学研究院激励机制现状

5.2.1 组织治理

5.2.2 组织保障

5.2.3 组织管理

5.2.4 组织培训

5.2.5 组织文化

5.2.6 组织薪酬

5.2.7 组织考核

5.3 目前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5.3.1 存在问题

5.3.2 改进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及个人信息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欧阳萍莉;

  • 作者单位

    北京化工大学;

  • 授予单位 北京化工大学;
  • 学科 工商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蔡中华;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科研; 事业单位; 激励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