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含聚维生素C复合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在蛋白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6h】

含聚维生素C复合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在蛋白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词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分子诊断概述

1.2 分子识别

1.2.1 基因检测

1.2.2 蛋白质检测

1.2.3 细胞病毒检测

1.3 信号放大

1.3.1 荧光信号导出途径

1.3.2 量子点

1.3.3 电化学

1.3.4 光化学

1.3.5 质量传感器

1.4 课题的创新点及研究内容

1.4.1 课题的创新点

1.4.2 课题的研究内容

2.1 引言

2.2 实验所需试剂与仪器

2.2.1 所需试剂

2.2.2 实验结果表征所需仪器

2.3 实验部分

2.3.1 聚合物材料的合成

2.3.2 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2.3.3 信号放大体系的建立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聚合物材料的合成及结果表征

2.4.2 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表征

2.4.3 信号放大体系的建立

2.4.4 信号放大体系条件优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纳米磁珠和复合纳米粒子在蛋白质检测中的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及测试仪器

3.2.1 试剂

3.2.2 仪器

3.3 实验部分

3.3.3 免疫磁珠制备的条件优化

3.3.4 识别体系的建立

3.3.5 对免疫球蛋白的识别检测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纳米磁珠的制备

3.4.2 免疫磁珠制备的条件优化

3.4.3 对蛋白质的识别检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4.1 全文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展开▼

摘要

为满足人们对疾病早期诊断治疗的需求,实现分子诊断的低检测限、高灵敏度,其相应研究越来越多。本论文提出的分子诊断的新设想,方便快捷,是将含聚维生素C片段的复合纳米粒子和亚甲基蓝(MeB)相结合。首先充分利用纳米粒子的比表面积大等特性,实现检测体系中维生素C片段的累积,之后在信号放大中利用其还原性与亚甲基蓝相作用,从而实现对疾病标志物的定性定量检测,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聚合物材料的合成: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方法合成以聚维生素C和生物素末端修饰的聚乙二醇为亲水片段,聚苯乙烯为疏水片段的聚合物材料,并通过核磁共振和凝胶渗透色谱对其结构性质进行表征,聚合物PDI均在1.4以内,粒径分布较窄表明聚合可控。
  2、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对其共自组装条件聚合物摩尔比和两相体积比进行优化,由激光粒度仪对其进行测试,制得粒径均一的复合纳米粒子。通过运用透射电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其形态和稳定性进行表征,确定复合纳米粒子是具备核壳球形结构,粒径在160nm左右。
  3、建立信号放大新体系:维生素C与过氧化氢作用生成氢氧自由基可使亚甲基蓝被还原,即体系颜色实现从蓝色到白色的转换,便于可视化观察;同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UV)对体系作用条件进行优化,可实现复合纳米粒子对亚甲基蓝的定性定量检测。确立信号放大体系由复合纳米粒子-过氧化氢-亚甲基蓝组成,其中复合纳米粒子浓度和亚甲基蓝浓度为1∶1,体系过氧化氢浓度为6%,作用时间为2min。
  4、蛋白质的定性定量检测:制备纳米磁珠(MB),并通过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对其结构和形态进行表征。将信号放大新体系与免疫磁珠相结合,采用双抗夹心法,紫外分光光度计对其监测,完成对疾病标志物的识别检测,并且实现蛋白质检测从传统的孔板表面转换到在溶液中进行。该体系对人体免疫蛋白的检测范围是600-2000ng/mL,检测限为400ng/mL。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