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防治瑞芬太尼诱发术后痛觉过敏的临床效果比较
【6h】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防治瑞芬太尼诱发术后痛觉过敏的临床效果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与分组

2.主要仪器与药品

3.麻醉方法

4.监测指标与方法

5.统计学分析

结果

1.一般资料比较

2.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

3.VAS评分情况

4. 术后其他情况

讨论

1 OIH的分类

2 OIH的发生机制

3 本研究的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中英文术语和缩略语对照表

附录B个人简历

附录C 综述:阿片类药物诱导的痛觉过敏研究的新动向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防治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瑞芬太尼诱发术后痛觉过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年龄40—65岁、ASAⅡ—Ⅲ级择期行全麻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四组:低剂量Dex组(LD组),中剂量Dex组(MD组),高剂量Dex组(HD组)以及对照组(C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前,LD组泵注Dex0.25μg/kg10min后继以0.25μg/(kg·h)维持至手术结束前30min;MD组泵注Dex0.50μg/kg10min后继以0.50μg/(kg·h)维持至手术结束前30min;HD组泵注Dex1.00μg/kg10min后继以1.00μg/(kg·h)维持至手术结束前30min;C组给予相应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拔管后改良的OAA/S评分;拔管后10min(T1)、30min(T2)、1h(T3)、2h(T4)、6h(T5)、12h(T6)和24h(T7)静息痛和运动痛的VAS评分;术后24h内PCA泵消耗药物总量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
  1、四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手术时间、拔管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
  ?与MD、HD组比较,C、LD组患者在术前放置胃管期和术后拔管期的血压波动幅度相对较大,尤其是C组患者(P<0.05);
  ?与LD、MD组比较,C组患者在术前放置胃管期和术后拔管期的心率波动幅度相对较大(P<0.05);HD组患者在给予负荷量的Dex后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动过缓(P<0.05)。
  3、四组患者各个时点静息痛VAS评分的比较
  ?与C组比较,LD组患者拔管后T1-T5时点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MD、HD组患者拔管后T1-T7时点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
  ?与LD组比较,MD组患者拔管后T1-T6时点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HD组患者拔管后T1-T7时点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
  ?与MD组比较,HD组患者拔管后T1-T7时点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
  4、各时点各组患者运动痛VAS评分比静息痛高1—2分,且各组间比较结果与静息痛一致。
  5、各组患者拔管后改良的OAA/S评分均为1—2级,但是,C、LD、MD组的评分明显低于HD组(P<0.05)。
  6、LD、MD、HD组患者术后24h内镇痛药物总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C组(P<0.05)。
  结论:
  1、围手术期应用不同剂量的Dex可不同程度地改善患者术后疼痛及防治术中输注大剂量的瑞芬太尼所诱发的痛觉过敏。
  2、围手术期应用高剂量的Dex(HD组,麻醉诱导前泵注Dex1.00μg/kg10min后继以1.00μg/(kg·h)维持至手术结束前30min)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尚不推荐使用。
  3、围手术期应用中等剂量的Dex可安全有效地改善患者术后疼痛及防治术中输注大剂量的瑞芬太尼所诱发的痛觉过敏,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舒适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