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6h】

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展开▼

摘要

数字普惠金融是普惠金融与数字技术的结合产物,在降低金融机构边际成本、提升金融业务覆盖面等方面展现出了独特优势,为我国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重要帮助。既有文献主要集中在数字普惠金融的作用等方面,鲜有对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区域差异、差异来源及影响因素的系统研究。  首先,本文利用Dagum基尼系数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差异来源。结果发现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总体差异在2011—2017年持续下降,又在2018—2020年有所回升;通过追踪差异来源发现,总体差异主要来自区域间差异。其次,本文利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系统描述了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分布动态、延展性和极化趋势,并用三维图像的方式展示了指数的演进过程,发现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存在明显极化趋势;从地区Kernel密度来看,考察期内东部地区存在明显多极分化现象;中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空间非均衡情况加剧;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非均衡趋势先变小后增大,且有极化现象出现。再次,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深入研究了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随后基于固定效应模型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政府干预、收入水平、可获得性、人口结构等均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具有显著影响;此外,本文通过分指数、分地区回归,对数字普惠金融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异质性检验,并进一步采用SYS-GMM估计进行内生性检验,验证了模型结果的稳健性。  最后,作者对本文结论进行了梳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