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运用德尔菲法对中医治未病-慢性腰痛易发人群专家共识的研究
【6h】

运用德尔菲法对中医治未病-慢性腰痛易发人群专家共识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本项研究目的在于通过运用德尔菲法对慢性腰痛易发人群的易发因素、干预方法等进行专家调研分析,并通过临床调查检验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等,最终形成中医治未病-慢性腰痛易发人群的专家共识,从而为制定全国范围内的慢性腰痛易发人群的行业标准及预防措施奠定基础。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  根据ZYYXH/T-2008、GB15994-15995、GB-T13016-2009、GB-T-1.1-2009、ZYYXH-T157-2009等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中医大辞典》及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全国普通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中医骨伤学》、《中医内科学》中关于慢性腰痛相关描述进行整理,确定检索词。古代文献以《中华医典》为检索工具;现代文献以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为检索工具;外文文献以MEDLINE、PUBMED为检索工具。  2.问卷调查  ①从全国范围内,选择30位从事临床诊断、治疗、科研等多领域工作30年以上,涵盖骨伤科、康复科等的医疗工作者。②根据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结合慢性腰痛易发人群体质类型调查问卷得出慢性腰痛易发人群体质类型排列情况。③根据慢性腰痛易发人群体质类型、体质辨识治未病角度出发,制定预防干预方案,编写专家调查问卷。④专家调查问卷:采用德尔菲(Delphi)法,进行第一轮专家咨询,将回收的第一轮咨询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第一轮专家评分计算结果及补充资料,补充调查问卷,返还给各位专家,再进行第二轮咨询,所有专家在新的基础上重新评分。  3.起草征询意见稿  根据文献检索结果、纳入推荐意见及通过专家共识形成的推荐意见为具体内容,以国家颁布的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书写规范为体例,起草征询意见稿。  4.同行评审  组织同行进行评议,将反馈意见进行归纳汇总后进行完善修改。制定同行评议方案,根据反馈意见再次完善草案,报送专家指导组以会议形式进行审核。  5.送审  在中华中医药学会网站公开征求期满后,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后,形成标准草案,送全国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核。  6.审议发布  审核通过后由中华中医药学会进行审议,提出是否同意发布的意见。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审定后,最后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编号,报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备案。  研究结果:  第一轮专家问卷调查结果:1、慢性腰痛未病前高危因素中不符合专家推荐人数50%以上即满分比≤50%的有指南适应年龄20-50岁(47%)、家族史(37%)。所以在第二轮调查问卷中不纳入此2项条目。2、慢性腰痛易发人群常见体质状况推荐频数由高到低分别为:血瘀体质、阳虚体质、气虚体质、痰湿体质、阴虚体质,不符合专家推荐人数50%以上即满分比≤50%的有阴虚体质(43%),在第二轮调查问卷中不纳入此项条目。3、慢性腰痛易发人群生活及习性干预措施:(1)一般干预措施推荐频数由高到低分别为:从事重体力劳动时要注意重力平衡,必要时束宽腰带加以保护、加强腰背肌锻炼,加强腰椎稳定性、腰部外伤后及时诊治、生活方式干预:顺应四季气候变化、注意保暖,避免长期受风寒湿邪侵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调整起居生活、均衡饮食、防止肥胖。(2)饮食干预措施推荐频数由高到低分别为:血瘀质:适宜食用具有活血、散结行气、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阳虚质:此类人群适宜食用具有温阳功效功效的食物;气虚质:此类人群平时适宜食用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3)腰背锻炼措施推荐频数由高到低分别为:仰卧起坐、飞燕点水。(4)功法锻炼措施推荐频数由高到低分别为: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4、慢性腰痛易发人群中医特色疗法的干预中:(1)保健按摩推荐频数由高到低分别为:按揉法、按压法、滚法、伸腰拉腿法。(2)针灸调理。(3)拔罐调理。(4)中药外敷调理。(5)中药制剂频数按从高到低分别为:“气虚质—培补元气,益气升阳,补肺健脾为主,如:补中益气丸或玉屏风散、瘀血质—活血化瘀,疏经通络,如:桂枝茯苓丸、桃红四物汤、阳虚质—温补肾阳,益火之源,如:金匮肾气丸。  第二轮专家问卷调查结果:1、本《专家共识》的应用范围:适用于25-60岁的一般易发人群;适合综合性医院、各级中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管理中心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2、慢性腰痛易发因素及体质为外伤史、骨质疏松、久居湿地、气虚质、血瘀质等11项。3、慢性腰痛易发人群生活及习性干预措施包括均衡饮食、防止肥胖;腰部外伤后及时诊治等15项。4、专家认为仰卧起坐、飞燕点水等腰背肌锻炼及按摩、针灸、拔罐等中医特色疗法的干预的重要性比较高。  结论:  经过2轮德尔菲法调查问卷及临床评价总结,取得了临床上有价值的慢性腰痛易发人群专家共识(简称《专家共识》):本《专家共识》(详见附录1)共有5个部分组成:范围、术语和定义、易发人群的判定、发病因素和体质的干预、中医适宜技术干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