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丁苯酞对亚急性期脑缺血大鼠模型神经功能改善和血管新生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6h】

丁苯酞对亚急性期脑缺血大鼠模型神经功能改善和血管新生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究丁苯酞对脑缺血时间超过48小时的大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的神经功能改善和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分子机制。  方法:  随机将72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体重为280-330g),分为4组:①假手术组(Sham组,n=18)、②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组(pMCAO组,n=18)、③丁苯酞药物干预组(NBP组,n=18)、④丁苯酞+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组(NBP+LY组,n=18)。Sham组和pMCAO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NBP组和NBP+LY组腹腔注射丁苯酞(6mg/kg/天),4组均在造模48h后开始使用药物,连续给药7d,抑制剂组在造模前30min腹腔给予LY294002(5mg/kg)。各组分别于造模1d后行Longa评分,评分在1-3分之间者入组;给药7d后行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后断头取脑,采用TTC染色法测大鼠脑梗死面积,采用蛋白印迹(Westernblot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检测脑组织缺血半暗带及周边区血管新生相关蛋白(VEGF、α-SMA、CD31)、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AKT)的表达水平。  结果:  1.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分):给药7d后,NBP组的mNSS评分低于pMCAO组(NBP8.33±0.58VSpMCAO12.67±0.58,P<0.05),NBP组的mNSS评分低于NBP+LY组(NBP8.33±0.58VSNBP+LY10.67±0.58,P<0.05)。  2.梗死面积:NBP组的总梗死面积占比小于pMCAO组(NBP14.79±0.13VSpMCAO36.42±1.50,P<0.05),NBP组的总梗死面积占比小于NBP+LY组(NBP14.79±0.13VSNBP+LY22.52±0.30,P<0.05)。  3.血管新生相关蛋白表达水平  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印迹分析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pMCAO组、NBP组和NBP+LY组脑组织缺血半暗带及周边区VEGF、α-SMA、CD31的表达量均增高(P<0.05);且NBP组的表达量高于pMCAO组和NBP+LY组(P<0.05)。  4.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  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印迹分析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pMCAO组、NBP组和NBP+LY组脑组织缺血半暗带及周边区促凋亡蛋白Bax表达量均增高(P<0.05);且NBP组Bax表达量低于pMCAO组和NBP+LY组(P<0.05)。而抑凋亡蛋白Bcl-2,NBP组的表达量高于pMCAO组和NBP+LY组(P<0.05)。  5.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  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印迹分析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pMCAO组、NBP组和NBP+LY组脑组织缺血半暗带及周边区p-AKT表达量均增高(P<0.05);且NBP组p-AKT的表达量高于pMCAO组和NBP+LY组(P<0.05)。  结论:  丁苯酞在缺血48小时后开始用药的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中,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减小脑梗死面积,促进缺血半暗带及周边区血管新生,减少细胞凋亡,其机制与PI3K-AKT通路促进血管新生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