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联合SEM-EDS/GYPA生前死后骨折鉴别方法初探
【6h】

联合SEM-EDS/GYPA生前死后骨折鉴别方法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展开▼

摘要

【背景】生前死后骨折鉴别是法医检验白骨化尸体的重点,明确白骨化尸体生前骨折有助于证实死因、伤亡过程和犯罪加害暴力的种类、次数,是揭露和证实犯罪的关键证据。目前常用的大体形态学、显微形态学及影像学方法,存在准确率不足,检测范围狭窄等问题。人体中铁元素总量约4.2~6.1g,以血液、肝、脾中含量最多,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SEM-EDS)可通过比对骨折处及对侧的Fe元素含量鉴别生前死后骨折。血型糖蛋白A(GYPA)是红细胞表面的一种跨膜蛋白,法国学者成功在白骨化尸体的骨折线边缘检测到了GYPA阳性反应。后两种方法均依靠出血这一早期生活反应鉴别生前死后骨折,在明确濒死期骨折方面具有较大潜力。但目前相关报道极少,无针对生前死后骨折鉴别能力的研究。因此我们应用SEM-EDS/GYPA对大鼠生前死后10分钟到3小时的骨折进行检验,以求为白骨化尸体生前死后骨折鉴别提供新的依据。  【方法】108只雄性SD大鼠按损伤时间随机分为6组,每组18只,分别为生前10分钟骨折组,生前1小时骨折组,生前3小时骨折组,死后10分钟骨折组,死后1小时骨折组,死后3小时骨折组,各组于相应时间节点制造右下肢胫腓骨骨折模型,假关节形成表明造模成功。生前骨折组大鼠造模成功后放回笼中自由获取水和食物。造模成功后1小时各组随机选取6只大鼠取骨折断端及对侧胫腓骨(阴性对照)进行取材,其余大鼠埋葬于20cm深的土壤中,各组分别于死后14天、30天挖掘6只大鼠取材。取材后将样本置于烘箱烘干,进行SEM-EDS检测,检测完毕将样本取出制备骨磨片,进行GYPA染色。  另取实际检案过程中获得的死亡6年的人体样本,按照动物实验方法进行SEM-EDS检查及GYPA染色,之后再对骨磨片进行普鲁士蓝染色。  【结果】动物实验中,死后1小时检验的各骨骼样本中均无Fe元素存在。死后14天、30天检验的生前骨折组、死后骨折组及各对照组Fe元素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土壤中Fe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各骨骼样本Fe元素含量(P<0.05)。生前骨折GYPA阳性率55.56%,死后骨折组未检测到GYPA阳性反应。人体颅骨样本中,骨折线处Fe元素含量达对侧2-5倍,并检测到GYPA及普鲁士蓝阳性反应。  【结论】SEM-EDS在人体样本中有较好的效果,但无法用于鉴别大鼠生前死后骨折,可能与人体样本出血量大,Fe元素含量多有关;应用时除与对侧样本进行对比外,还应同环境中Fe元素进行比较,以排除环境污染对结果的干扰。GYPA阳性结果提示生前骨折,但阴性结果不能排除生前骨折的可能,检测时可与样本自身的血液流通结构,如板障结构、哈弗氏管等染色结果比对。基于普鲁士蓝染色的初筛方法在白骨化尸体生前死后骨折鉴别上具备一定程度的实用价值,其对检材破坏小,可作为一种初筛方法使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