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学科协作积极肠外营养支持方案在早产儿中的序贯干预
【6h】

多学科协作积极肠外营养支持方案在早产儿中的序贯干预

代理获取

目录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下的积极肠外营养支持方案在胎龄<34周早产儿早期营养支持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采用类实验研究,将2019年5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生后24小时内入院、胎龄<34周的138例早产儿分成两组,两组患儿性别和胎龄、出生体质量均无差异(P>0.05)。干预组给予多学科联合积极肠外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传统管理模式常规肠外营养支持。  1.干预组:构建并实施多学科积极肠外营养支持方案,氨基酸自2.5g/(kg·d)开始,第2日增加到3.5/(kg·d),第3日增加到4.0g/(kg·d),并维持;脂肪乳自2.0g/(kg·d)开始,第2日增加至3.0g/(kg·d),第3日增加达到3.5g/(kg·d),并维持。  2.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模式下的常规肠外营养支持方式,氨基酸自2.0g/(kg·d)开始,逐日增加0.5g/(kg·d),总量不超过4.0g/(kg·d);脂肪乳自1.0g/(kg·d)开始,总量不超过3.0g/(kg·d),并维持。  3.比较两组患儿体格增长指标,临床疗效指标,肝肾功能实验室指标、肠外营养代谢相关并发症,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同时两组研究对象均再按照胎龄分为早期早产儿(胎龄<32周早产儿)及中期早产儿(32≤胎龄<34周早产儿)进行亚组分析。  结果:  1.体格生长:干预组早产儿生后第1、2、3周体质量增长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  2.临床近期疗效:干预组早产儿肠外营养时间、达到全肠道喂养日龄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肠外营养相关肝肾功能指标:两组患儿仅血尿素氮水平在生后24小时和谷丙转氨酶在第2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低于对照组,除此之外的肝肾功能相关生化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4.肠外营养代谢相关并发症:干预组低镁血症和呼吸暂停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肠外营养代谢相关并发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5.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干预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3.32/1000导管日)明显低于对照组(7.34/1000导管日)(P0.05);干预组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1.0(14.0~27.0)]Vs.[24.0(17.5~34)](P0.05)。其余导管并发症如静脉炎、堵管、导管断裂或严重渗漏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多学科协作积极肠外营养支持方案对于胎龄<34周早产儿安全有效,可显著减少肠外营养使用时间促进其更快达到全肠内营养,同时近期体质量较快增长(在胎龄<32周早产儿中优势更为显著),并未增加肠外营养代谢相关并发症及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该方案切实有效,为改善早产儿早期营养状况提供可借鉴和参考的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