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河北省鸡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毒力与耐药性检测
【6h】

河北省鸡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毒力与耐药性检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鸡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征

1.1.1 形态特征

1.1.2 培养条件

1.1.3 生化特性

1.2 流行病学

1.3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1.4 大肠杆菌的致病机理

1.5 大肠杆菌的耐药性与耐药机制

1.5.1 大肠杆菌的耐药现状

1.5.2 大肠杆菌对不同种类药物的耐药机制

1.6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河北省鸡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2.1 试验材料

2.1.1 样品来源

2.1.2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2.1.3 主要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细菌的分离培养

2.2.2 细菌的鉴定

2.2.3 E.coli分离菌株的血清型鉴定

2.3 结果

2.3.1 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2.3.2 细菌的生化鉴定结果

2.3.3 分离菌株的16SrRNA鉴定结果

2.3.4 分离菌株血清型检测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河北省鸡源大肠杆菌毒力基因及致病性检测

3.1 试验材料

3.1.1 主要菌株

3.1.2 试验动物

3.1.3 主要试剂及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菌株复苏

3.2.2 E.coli分离菌株毒力基因的检测

3.2.3 E.coli优势血清型代表株的致病性试验

3.3 结果

3.3.1 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3.3.2 多重毒力基因携带情况

3.3.3 致病性试验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河北省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检测

4.1 试验材料

4.1.1 试验菌株

4.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4.1.3 药敏纸片

4.2 试验方法

4.2.1 菌液复苏

4.2.2 菌液制备

4.2.3 药物敏感试验

4.2.4 耐药基因检测

4.3 结果

4.3.1 河北省E.coli分离株的耐药情况

4.3.2 不同年份大肠杆菌分离株的多重耐药携带情况

4.3.3 河北省E.coli分离株耐药基因PCR检测结果

4.3.4 河北省E.coli分离株多重耐药基因携带情况

4.3.5 河北省E.coli分离株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相关性

4.4 讨论

4.4.1 耐药性检测分析

4.4.2 耐药基因检测分析

4.4.3 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相关性

4.5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论文受资助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为了分析河北省鸡源大肠杆菌的血清型、毒力以及耐药情况,本试验对采集样品进行常规细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和PCR方法进行鉴定,采用玻板凝集试验鉴定菌株的血清型,用PCR方法进行分离株的毒力、耐药基因的检测,用K-B药敏纸片法进行分离株抗生素的检测。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菌株的分离鉴定:本试验对2019~2020年河北省采集的225份病死鸡样品进行分离鉴定,共分离出181株大肠杆菌,分离率为80.44%(181/225),其中2019年的135份样品共分离出105株大肠杆菌,分离率为77.78%(105/135),2020年90份样品共分离出76株大肠杆菌,分离率为84.44%(76/90)。采用玻板凝集试验对2018年实验室保存的105株大肠杆菌及2019~2020年分离鉴定的181株大肠杆菌进行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2018年菌株以O1、O2、O78、O142血清型为主,分别占比20.95%、15.24%、13.33%、11.43%;2019年菌株以O26、O1、O18、O78血清型为主,分别占比18.10%、14.29%、12.38%、9.52%;2020年菌株以O78、O2、O1血清型为主,分别占比22.37%、17.11%、14.47%。三年以O1、O78、O2血清型为主,总检出率分别为16.78%、14.34%、12.94%。  2.毒力基因及致病性检测:对2018~2020年的286株大肠杆菌采用PCR方法进行20种毒力基因的检测,共检测到16种毒力基因,总检出率为80%,其中2018年以iutA、Iss、fimC、ompT、hlyF毒力基因为主,检出率为71.43%~92.38%,而iutB、astA、Vat、tsh的检出率较低,在29.52%~47.62%;2019年以iutA、iroN、hlyF、ompT、Iss、fimC、Ecs3703毒力基因为主,检出率为83.81%~96.19%,而Vat、colv、iutB、fyuA的检出率较低,在7.62%~48.57%;2020年以hlyF、iucD、Iss、ompT、fimC、iutA、Ecs3737毒力基因为主,检出率为77.63%~100%,而Vat、iutB、colv的检出率较低,在2.63%~42.11%。三年以hlyF、ompT、fimC、Iss、iutA为主,检出率为86.36%~89.86%。而papC、sfa、Ler、eaeA毒力基因连续三年未检出。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攻毒组的雏鸡发病率为100%,不同组的雏鸡死亡率为60%~100%,总死亡率高达91.82%。  3.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检测:耐药表型检测结果表明,2018~2020年的286株大肠杆菌对24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且具有严重的多重交叉耐药情况。其中2018年的大肠杆菌对复方新诺明、磺胺二甲氧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土霉素、多西环素、头孢拉啶、阿莫西林、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为72.38%~98.10%,而对头孢噻呋、诺氟沙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大观霉素的耐药率较低,为15.24%~39.05%;2019年的大肠杆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多西环素、土霉素、磺胺二甲氧嘧啶、林可霉素、替米考星、阿莫西林、复方新诺明、头孢噻呋、氟苯尼考、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较高,为70.48%~99.05%,而对庆大霉素、大观霉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为24.76%~38.10%;2020年的大肠杆菌对林可霉素的耐药率为100%,对替米考星、磺胺二甲氧嘧啶、青霉素、土霉素、多西环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磺胺间甲氧嘧啶的耐药率为84.21%~98.68%,而对大观霉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低,为9.21%~36.84%。而头孢曲松、替米考星、磺胺二甲氧嘧啶、林可霉素这四种抗生素的耐药率逐年增长,变化最明显的是替米考星,耐药率直线上升,从2018年的38.10%增加到2020年的98.68%。庆大霉素、大观霉素、阿米卡星连续三年的耐药率均低于40%。对2018~2020年的286株大肠杆菌的40种耐药基因进行检测,结果发现2018年以CTX-M、sul-2、aadA1、gyrB、Tet(C)耐药基因为主,检出率为75.24%~87.62%;2019年以sul-2、aadA1、gyrB、gyrA、parC耐药基因为主,检出率在75.24%~96.19%;2020年的oqxA、gyrA、parC检出率高达100%,Oxa-5、StrB、gyrB、sul-2、aadA1检出率在78.95%以上。其中gyrB、aadA1、gyrA、parC、sul-2三年的总检出率较高,分别为85.66%、85.31%、84.62%、81.12%、79.37%。

著录项

  • 作者

    张海龙;

  • 作者单位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 授予单位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 学科 兽医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蕴玉,常泽军;
  • 年度 202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鸡源大肠杆菌,分离鉴定,毒力基因,耐药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