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行政复议简易程序制度建构研究——以重庆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实践为例
【6h】

行政复议简易程序制度建构研究——以重庆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实践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

一、行政复议简易程序建构的基础

(一)现实基础

1.横向:案件来源

2.纵向:程序衔接

(二)制度基础

1.民事诉讼简易程序

2.刑事诉讼简易程序

3.行政诉讼简易程序

二、行政复议简易程序的实践现状及问题

(一)法律规范层面的空缺

(二)现实处理层面的矛盾

1.案例一

2.案例二

3.揭示的问题

三、行政复议简易程序建构的意义

(一)完善行政复议制度

(二)提高复议工作效率

(三)快速化解行政争议

(四)提升行政复议公信力

四、行政复议简易程序的具体程序规则

(一)行政复议简易程序的启动方式

(二)行政复议简易程序的受案范围

(三)行政复议简易程序的审理期限

(四)行政复议简易程序的审理方式

(五)行政复议简易程序的适用情形和与普通程序的转换

(六)行政复议简易程序需要注意的问题

1.当事人利益的保护

2.防止权力的滥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建立健全行政争议解决机制的实施意见》提出:“对于情节简单、处罚较轻的行政复议案件,探索适用简易程序审查的方式”,2004年,国务院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发【2004】第10号)明确提出“对于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行政复议案件,要探索建立简易程序解决行政争议”。但是,就行政复议制度运行的现状看来,目前在工作中还存在简案复杂化、杂案难审结、审批累赘化、案多人少的矛盾等问题,所以建构一套属于行政复议的简易程序就显得十分必要,同时也起到完善行政复议制度、提高复议工作效率、快速化解行政争议、有效提高政府公信力的作用。要想建构完整的且具有实用性的简易程序,那么就有必要对行政复议的整个流程掌握全面,抠住每个环节的具体细节,才知道哪些地方可以“简”、哪些地方不可以“简”。立案、审理、应诉、结案四阶段基本覆盖了行政复议工作的全流程,从一个行政复议申请的提出到该争议的完全解决直至归档结案,可以得到完整的展现。同时,参考国内三大诉讼法的立法思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对于提高审判效率进行了不少的创制,不仅有一般意义上的民事诉讼简易程序,还有独有的民事速裁程序和小额诉讼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关于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审理效率的制度成果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刑事诉讼简易程序外,还有建立在认罪认罚从宽程序基础上的速裁程序;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的相关规定,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第八十二至八十四条。从行政复议主要案件类型来看,例如土地征收、政府信息公开、违法建筑类都有着各自案件类型的特点,故在此基础上对行政复议简易程序的启动、适用范围、期限、审理以及与普通程序的转换方面进行初步探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