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主观社会阶层对我国居民社会信任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7)的实证分析
【6h】

主观社会阶层对我国居民社会信任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7)的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展开▼

摘要

社会信任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对社会系统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当前“信任危机”和“社会矛盾”的时代背景下,不同社会阶层的居民由于自身汲取资源的能力差异,拥有的社会资本也存在差异。关于不同阶层居民的社会信任差异研究,学界已有讨论,但以往的研究较少深入探讨影响这种差异的原因,也较少研究社会阶层对居民社会信任影响中存在的中介机制。  本文通过对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7)的数据进行分析,将居民的社会信任操作化为具体的研究指标,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结合以往研究经验界定出不同的社会信任类型,通过数据分析主观社会阶层对不同类型社会信任的具体影响,再进一步分析社会公平感在主观社会阶层对社会信任影响中的中介作用。  研究发现,主观社会阶层对中国居民的信任水平具有显著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分为以下几点:(一)中国居民的社会信任呈现由亲至疏的差序特征:(1)相较于其他群体,居民对熟人群体的信任水平更高。(2)居民社会信任的差序特征不只局限于血缘关系,还包括居民情感和亲密认同的差序。除了有血缘关系的亲属群体外,居民对朋友和同事等有情感联系的群体也表现出较高的信任水平。(二)主观社会阶层对居民的社会信任产生影响。(1)居民的主观社会阶层地位越高,其社会信任水平也越高。(2)主观社会阶层对居民社会信任水平的影响因社会关系亲疏的不同而产生差异,主观社会阶层对陌生人信任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主观社会阶层地位越高的居民,其对陌生人的信任水平也越高;主观社会阶层对以血缘关系和情感关系群体为主要信任对象的熟人信任没有显著影响;主观社会阶层对以社会制度制定或执行者群体为主要信任对象的制度信任有显著影响,但显著性不大。(三)居民的社会信任呈现明显的人口异质性特征,且受居民自身对社会环境主观评价的影响。(四)社会公平感在主观社会阶层对居民的社会信任中发挥中介作用。(1)社会公平感对在主观社会阶层对居民的制度信任和陌生人信任中发挥中介作用,在熟人信任中并无影响。(2)在机会、分配、权利三种不同公平类型中,权利公平感在对制度信任的中介中效应占比最大,分配公平感在对陌生人信任的中介中效应占比最大。  本文基于对主观社会阶层、社会公平感和社会信任的关系研究,提出促进社会公平是提高居民社会信任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提升社会服务水平也是提高居民社会信任的有效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