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痔疮消炎软膏纱条对肛裂内括约肌松解术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
【6h】

痔疮消炎软膏纱条对肛裂内括约肌松解术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 言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

1 中医学对肛裂的认识

1.1 中医古籍对肛裂的认识

1.2 中医学肛裂的病因病机

2 现代医学对肛裂的认识

2.1 肛裂的症状与病理表现

2.2 肛裂的发病机制

3 肛裂的治疗

3.1 肛裂的中医治疗

3.2 肛裂的西医疗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排除标准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2 实验方案

2.3 手术方式

2.4 药物选择及制备

2.5 术后常规治疗及换药

2.6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2.7 疗效评定标准

2.8 统计学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病例脱落情况

3.2 一般情况对比

3.3 换药前(术后第2天)症状评分及创面大小对比

3.4 临床疗效对比

3.5 安全性评价

1 中医对肛裂术后并发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1.1 疼痛的病因病机

1.2 水肿的病因病机

1.4 渗出的病因病机

1.5 伤口愈合迟缓的病因病机

2 西医对肛裂术后并发症及创面愈合的认识和治疗

2.1 术后并发症的认识及防治

2.2 西医对创面愈合的认识及治疗

3 中药软膏外敷的作用和机理

4 痔疮消炎软膏的组成及方药分析

5 痔疮消炎软膏的现代药理学分析

6 痔疮消炎软膏的作用机制

7 肛泰软膏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8 研究结果分析

8.1 痔疮消炎软膏对术后肛门疼痛的影响

8.2 痔疮消炎软膏对术后肛缘水肿的影响

8.3 痔疮消炎软膏对术后创面出血的影响

8.4 痔疮消炎软膏对术后创面渗出的影响

8.5 痔疮消炎软膏对术后肉芽组织生长的影响

8.6 痔疮消炎软膏对术后创面大小的影响

8.7 两组第14天总疗效与创面愈合平均时间比较

9 不足与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综述:肛裂术后中医药疗法的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  观察痔疮消炎软膏纱条在肛裂行内括约肌松解术术后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术后并发症治疗以及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从而验证痔疮消炎软膏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0年12月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80例,入院后手术均采取肛裂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80例患者分为治疗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术后第2d坐浴消毒后开始使用痔疮消炎软膏纱条换药,对照组在术后第2d坐浴消毒后开始使用肛泰软膏纱条换药,每天一次。以量化评分的形式分别记录两组肛裂手术病人在换药前、以及术后第3d、7d、14d肛门疼痛、肛缘水肿、创面出血、渗出并发症以及肉芽组织生长情况;比较术后上述时间点两组创面大小改变;出院后嘱咐患者每日返院换药,评价术后第14d两组总体疗效并随访记录创面愈合平均时间。上述评分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此次临床研究共有77例患者最终纳入观察,其中治疗组38例,对照组3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肛裂分期等一般情况经统计分析后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首次换药前两组各项观察指标及创面大小经比较后,无明显差异(P>0.05)。痔疮消炎软膏纱条换药对比肛泰软膏纱条换药治疗结果如下:  1.肛门疼痛比较:两组间肛门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10.983,P组间=0.001),且术后第3d、7d、14d,治疗组肛门疼痛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3、7、14=0.000);组内比较,两组肛门疼痛评分均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514.400,P时间=0.000)。  2.肛缘水肿比较:两组间肛缘水肿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5.800,P组间=0.018),其中术后第3d治疗组与对照组肛缘水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3=0.200),术后第7d、第14d治疗组肛缘水肿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7=0.040,P14=0.000);组内比较,两组肛缘水肿评分均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44.815,P时间=0.000)。  3.创面出血比较:两组间创面出血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15.857,P组间=0.000),其中术后第3d、7d、14d,治疗组创面出血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3、7=0.000,P14=0.045);组内比较,两组创面出血评分均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80.548,P时间=0.000)。  4.创面渗出比较:两组间创面渗出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7.76,P组间=0.007),其中术后第3d、7d、14d,治疗组创面渗出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3=0.039,P7=0.000,P14=0.045);组内比较,两组创面渗出评分均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71.503,P时间=0.000)。  5.肉芽组织生长比较:两组间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12.298,P组间=0.001),其中术后第3d,治疗组与对照组肉芽组织生长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3=0.130),术后第7d、第14d,治疗组肉芽组织生长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7=0.000,P14=0.049);组内比较,两组肉芽组织生长评分均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00.971,P时间=0.000)。  6.创面大小比较:两组间创面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间=1.001,P组间=0.320),其中术后第3d治疗组与对照组创面大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3=0.607),术后第7d、第14d治疗组与同期对照组创面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7=0.033,P14=0.002);组内比较,两组创面面积均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而缩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880.869,P时间=0.000)。  7.创面愈合平均时间比较:治疗组创面愈合平均时间为16.36±1.85d,对照组创面愈合平均时间为18.10±2.13d,两组经比较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8.总体疗效比较:术后第14d两组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17%。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痔疮消炎软膏纱条应用于肛裂内括约肌松解术术后换药上,能有效减轻术后肛门疼痛、肛缘水肿、创面出血及渗出等并发症,同时能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临床治愈率,证实其安全有效、副作用少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