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身痛逐瘀汤联合射频热凝术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6h】

身痛逐瘀汤联合射频热凝术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测身痛逐瘀汤联合射频热凝术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血瘀证的临床效果,并对比单纯口服身痛逐瘀汤以及单纯采用射频热凝术的临床疗效差异,以探讨身痛逐瘀汤联合射频热凝术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有效性及其作用机制,从而为临床治疗盘源性下腰痛提供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案。  方法:选取自2016年12月—2017年10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就诊的患者,随机抽取临床确诊为DLBP并中医辨证为血瘀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患者随机分为 3 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即手术加中药组(A组)20例、手术对照组(B组) 20例、中药对照组(C组)20例,以上各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时间长短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对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疼痛程度等进行观察记录,受试患者均进行有效随访,随访时间为 1 个月,通过采用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改良 MacNab 标准进行临床疗效的评定,并对收集到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  结果:(1)三组患者均进行有效随访,在随访过程中,无脱落患者。治疗前,三组JOA评分、VAS评分、ODI评分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组之间具有可比性。  (2)治疗1天和2周,A、B两组JOA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随访1个月时,A组JOA评分最高,且与B、C两组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C组两两分别比较,P<0.05)。  (3)治疗1天和2周,A、B 两组的VAS评分和ODI评分明低于C组(P<0.05);随访1个月时,A组的VAS评分和ODI评分低于B组、C组,但与B组之间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B 两组与C组的VAS评分和ODI评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分别和C组比较,P<0.05)。  (4)三组之间改良MacNab疗效评定的结果有差别,A组的评定结果,优良率最高,明显高于B、C两组。  结论:身痛逐瘀汤结合射频热凝术与单纯射频热凝术治疗或单纯身痛逐瘀汤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方法都有效;射频热凝术治疗在改善患者疼痛方面更加快速、有效,在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效果更好;身痛逐瘀汤结合射频热凝术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效果更优,可以减少射频热凝术的术后并发症,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操作简单、费用较低等优点,是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临床值得推广运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