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被遗忘权实施中的网络服务提供商义务研究——以欧盟判例为分析对象
【6h】

被遗忘权实施中的网络服务提供商义务研究——以欧盟判例为分析对象

代理获取

目录

1.绪论

1.1研究缘起

1.2研究综述

1.2.1被遗忘权国内外研究

1.2.2个人信息保护研究

1.3研究意义

1.3.1学术价值

1.3.2实践价值

1.4研究方法

1.4.1案例研究法

1.4.2比较研究法

2.1被遗忘权概念界定

2.1.1被遗忘权的法律渊源

2.1.2被遗忘权权利内涵

2.2被遗忘权发展历程

2.2.1被遗忘权的起源

2.2.2被遗忘权的提出

2.2.3被遗忘权的确立

3.欧盟被遗忘权判例评析

3.1被遗忘权的起源(1995-2012):沃尔夫冈兄弟诉德国案

3.1.1案件背景

3.1.2 案件争议

3.1.3法院判决

3.2被遗忘权的提出(2012-2014):冈萨雷斯诉谷歌案

3.2.1案件背景

3.2.2案件争议

3.2.3法院判决

3.3被遗忘权的确立(2014-2018):福克斯诉德国案

3.3.1案件背景

3.3.2案件争议

3.3.3法院判决

3.4被遗忘权判例争议梳理

4.被遗忘权的利益平衡

4.1个人隐私与言论自由冲突

4.1.1福克斯诉德国案:如何平衡私人权利与言论自由?

4.2隐私保护与商业自由冲突

4.2.1增加企业运营成本

4.2.2消减企业数据优势

4.2.3阻碍数字经济发展

4.3利益冲突解决策略

4.3.1比例原则

4.3.2利益平衡原则

5.网络服务提供商在被遗忘权实施中的平台责任

5.1被遗忘权判例聚焦平台责任问题

5.1.1网络内容服务提供商

5.1.2网络平台服务提供商

5.2被遗忘权中的数据控制者

5.2.1网络服务提供商不是数据控制者

5.2.2网络服务提供商是数据控制者

5.3网络服务提供商的审查义务

5.4网络服务提供商的删除责任

5.4.2执行删除

5.4.3删除的效果

5.4.4删除的范围

5.5网络服务提供商的通知义务

5.5.1造成“史翠珊效应”

5.5.2与避风港原则的区别

6.对中国个人信息保护的启示与借鉴

6.1被遗忘权在中国的实践探索

5.1.1现实情况凸显被遗忘权的重要性

6.1.2中国第一例被遗忘权案——任甲玉诉百度案

6.1.3被遗忘权的国内法律基础

6.2被遗忘权引入后的应对建议

6.2.1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

6.2.2成立数据保护机构

6.2.3增加互联网技术规范

7.结论与探讨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聚焦数据安全、信息泄露等现实问题,立足个人信息保护,以网络服务提供商为研究视角,解读欧盟被遗忘权判例,最终为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提供借鉴与参考。  围绕被遗忘权判例的核心争议,笔者发现欧盟被遗忘权实践集中在利益平衡与平台责任两方面。具体表现为:公民数据权利与言论自由、商业自由的利益平衡;网络服务提供商的审查、删除、通知责任,由此建立被遗忘权的基础认知框架。  回归中国现实问题,国内不仅有被遗忘权的司法实践,也有一定的立法基础,由此笔者为被遗忘权引入提出参考建议。

著录项

  • 作者

    鄢敏;

  •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

  • 授予单位 暨南大学;
  • 学科 新闻与传播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林爱珺;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被遗忘权,网络服务提供商,个人信息;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