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甲午战后清政府的实政改革(1895-1899年)
【6h】

甲午战后清政府的实政改革(1895-1899年)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甲午战后清朝改革的挑战与机遇

第一节 外交上空前之危局

第二节 自上而下的财政困顿

第三节 军事形势的岌岌可危

第四节 洋务运动的既有基础

第五节 官绅阶层的觉醒与自发救国运动

第二章 政治高层的战后改革大讨论

第一节 改革大讨论的发起

第二节 地方大员的主动献议与各地复奏的陆续上达

第三节 复奏状况之分析

第四节 京城的改革动向与帝后党争

第三章 自强首务,筑路为先

第一节 筑路国策的迅速确立与芦汉铁路承办权之争

第二节 胡燏棻督办津芦铁路

第三节 盛宣怀督办芦汉铁路

第四节 中外矛盾纠结中的各路借款

第四章 官方主导下的第二轮开矿高潮

第一节 充盈朝堂的开矿热与各地的办矿实效

第二节 陈宝箴主持湖南矿政

第三节 晋、豫等省矿政的误入歧途

第四节 旧北洋旗下两大矿局的接连陨落

第一节 中国通商银行创办的台前与幕后

第二节 海关职能的延伸:客卿赫德办邮政

第六章 新式陆军初起步

第一节 从定武军到新建陆军

第二节 南方新军的萌芽——江南自强军

第三节 武卫军的组建

第七章 潜滋暗长的新式教育

第一节 甲午战后的教育改革热:政策层面的探讨

第二节 各省教育改革实况

第三节 再论时务学堂与湖南“新旧之争”

第四节 清朝改革症候的晴雨表:京师大学堂

第八章 与实政改革相关的分析、比较与延伸

第一节 “百日维新”、“戊戌政变”与实政改革之关系

第二节 晚清改革史的再梳理:实政改革的视角

第三节 结论:透过实政改革看甲午战后的中国

参考文献

后记

北京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展开▼

摘要

长期以来,学界对于甲午战后这五年(1895-1899)的历史解读,通常都是附属于“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框架,强调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推动政治改革所做的卓越努力及社会思想层面的剧变。这些自然是甲午战后最为亮丽的一角,但更加广阔范围内的变革和更为庞杂人群的状况,还没有受到学界应有的注意和重视。
  甲午战争给予中国的打击实在太大了。面对割地赔款的巨大国耻与接踵而来的“瓜分”危局,背负着财政困窘与军队腐败的双重压力,清朝上下许多人都不同程度地意识到非“变”不可。这种意识不仅表现在社会舆论层面,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在现实政治生活中。那就是清政府推行的新一轮以“救亡图存”、“富国强兵”为目的,以经济、军事和教育改革为重心的实政改革。实政改革发起的标志,是光绪二十一年闰五月二十七日(1895年7月19日)光绪帝颁布“改革谕旨”,该谕旨以“卧薪尝胆”相号召,动员各地将军督抚“力行实政”,其内容包括修铁路、铸钞币、造机器、开矿产、折南漕、减兵额、创邮政、练陆军、整海军、立学堂、整顿厘金、严核关税、稽查荒田、汰除冗员等。这道谕旨基本可以囊括未来五年间,清朝中央与地方高层改革活动相对集中的领域。特别是关乎新政的铁路、矿务、银行、邮政、新军、学堂等项,是清朝上下改革实践的重点。
  实政改革的提出,适应了国家财穷兵弱的当前状况,多少获得慈禧太后及若干王大臣的首肯,也在相当程度上引起一些比较开明的督抚、军事将领及中下层官绅的共鸣。正是由于有了多方力量的参与,尤其是中央政府的积极介入,实政改革在改革规格和速度、深度、广度上明显超过洋务运动;在改革政策的讨论、制定、实施诸环节,也较前者更具全局性和持续性。在1895-1899年短短五年时间里,几项重要的新政多少获得落实。其中,既有成效显著,若邮政、新军者,也有误入迷局,若铁路、矿务者;既有波澜不兴,若中国通商银行者,也有潜滋暗长,若新式教育者。而制约各项改革成效的主要因素,除国际环境的加速恶化与列强的横加插手外,中央与地方政治权力的构成、取向、运作、博弈,经常直接地,甚至可以说是全方位地,左右着各项改革的发展走向及其成败得失。“百日维新”正是鉴于实政改革(包括此前的洋务运动)的种种不足,试图谋求从上层政治到制度层面的全盘改革,却因缺少足够新社会力量的支持和轻率躁进、处处树敌的行动,而被“戊戌政变”强力扼杀。实政改革虽然也同时遭到挫折,但是并没有就此中断,尤其是在军事改革方面,实有更进一步的表现。
  纵观中国改革史,很少有一个短暂的五年,像甲午战后这样,新旧双方围绕“变”与“不变”的问题,斗争如此尖锐,反复拉锯;政府政策的变动,也很少像这一时段这样倏忽变幻,各趋极端。如果说“百日维新”主要提供了政策层面的初步构想,此时的实政改革则检验了清政府的实践能力。深入研究和总结这一时段的成败得失,不仅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戊戌前后清朝的改革形势,切实评估清政府可能的决断力和行动力,也为我们更好认识晚清改革史的连续性,深入反思近代中国改革的基本命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