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近代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6h】

中国近代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论

上篇制度与办学篇

第一章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萌芽(1866-1902)

第一节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产生的历史过程

第三节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起点、层次、特点及问题与原因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制度的确立(1902-1927)

第一节癸卯学制与高等工程教育制度的建立

第二节民国前期学制改革与高等工程教育制度的完善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注重实科”的高教政策与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1927-1937)

第一节国民政府推行“注重实科”政策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注重实科”政策的推行与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高等工程教育在抗战时期的发展及战后的困顿(1937-1949)

第一节抗战时期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抗战时期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动因分析

第三节战后高等工程教育的困顿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工科研究生教育

第一节工科研究生教育概况

第二节问题析因及历史意义一工科研究生教育事业的评析

第三节个案研究:交通大学电信研究所

本章参考文献

中篇教育思想篇

第六章中国近代高等工程教育思想概述

第一节清末民初关于高等工程教育的社会作用、制度和培养目标的认识

第二节民国时期的工程观

第三节民国时期的工程人才观

第四节民国时期高等工程教育的课程观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七章茅以升、梅贻琦、刘仙洲的高等工程教育思想

第一节“习而学”——茅以升大力倡导的高等工程教育模式

第二节造就宏正通达之士一一梅贻琦的通才教育思想与工程人才观

第三节刘仙洲的工程教育思想

本章参考文献

下篇科学研究篇

第八章高等工程院校的科学研究

第一节萌芽时期的缓慢演进与体制化时期的快速发展

第二节为抗战服务及战后的停顿

本章参考文献

结语

本章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展开▼

摘要

该文以系统地发掘、搜集和解读原始文献与相关史料为突破口,对中国近代高等工程教育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力图从整体上厘清其发展的基本脉络,客观地反映其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和基本特征;揭示其与工业化、国防建设、技术进步及社会变革的互动关系;从经济背景、政府行为、文化传统及教育思潮诸方面分析其演变的原因;评析其利弊得失及历史地位与影响,总结经验,记取教训,为今天的高等工程教育事业提供历史借鉴.全文分制度与办学实况、教育思想、科学研究三部分.该研究的重点是别人尚未论及和研究薄弱或失之偏颇之处,以期深化和丰富对中国近代高等工程教育的认识.全文要点如下:一. 制度建设与办学实况方面.二、工程教育思想方面.三.科学研究方面.

著录项

  • 作者

    史贵全;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学科 科学技术史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张秉伦;
  • 年度 200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40-092;
  • 关键词

    原始文献; 高等工程教育; 历史借鉴; 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