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作业成本法在中等职业学校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以A中职学校为例
【6h】

作业成本法在中等职业学校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以A中职学校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国内研究综述

1.2.2国外研究综述

1.2.3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研究思路

1.4.2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2章 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教育成本

2.1.2中等职业学校

2.1.3成本管理

2.1.4作业成本法

2.2 基础理论

2.2.1成本效益理论

2.2.2公共产品理论

2.3 小结

第3章 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可行性分析

3.1 中等职业学校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3.1.1成本管理现状

3.1.2原因分析

3.2 作业成本法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3.2.1技术层面

3.2.2业务层面

3.2.3人员层面

3.2.4管理层面

3.3 小结

第4章 案例分析

4.1 A中职学校背景

4.2 作业成本法下的教育成本核算

4.2.1资源识别及资源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4.2.2成本对象选择

4.2.3作业认定及作业中心设计

4.2.4成本动因选择与计量

4.2.5作业成本汇集与分配

4.3 应用

4.3.1确定办学成本,制定学校战略

4.3.2开展成本预测,确定招生规模

4.3.3加强成本控制,优化项目库管理

4.3.4实施成本分析,健全绩效评价体系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2.1建立成本管理体系

5.2.2增强成本管理意识

5.2.3保证全员全过程参与

5.2.4加强财务人员业务培训

5.2.5完善计算机处理系统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国家为培养高素质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大力推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战略上,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中等职业学校为国家战略的实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在政策上,中等职业教育享受免学费、助学金等国家政策;在经济上,国家持续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逐步建立以地方财政为主体的生均拨款制度,不断提高助学金标准。正是由于国家高度重视中等职业教育、不断增加教育资源投入,所以,国家期望通过核算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成本来了解教育资源投入和产出的效率,确定教育经费的拨款标准。但是,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只是简单地按照教育经费支出除以学生人数来计算生均培养支出,缺乏生均教育成本的核算,难以实现两者的匹配。因此,在深化会计制度改革和《管理会计应用指引》颁布的背景下,运用作业成本法核算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成本是实施全面成本管理的基础,对于提升成本信息质量,确定战略发展规划,健全绩效评价体系,确保财政支持力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关于成本管理、作业成本法及其应用的研究成果,对教育成本、中等职业学校、成本管理、作业成本法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具体介绍了成本效益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然后从成本预测、成本核算、成本分析三个角度分析了中等职业学校的成本管理现状,发现了缺乏合理的预算编制标准、缺乏规范的成本管理体系、缺乏全员全过程的参与三个原因,在此基础上,从技术层面、业务层面、人员层面、管理层面提出了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可行性。在案例分析部分,一方面,以A中职学校为例,通过识别资源、确认与计量资源费用、选择成本对象、认定作业、设计作业中心、选择与计量成本动因、汇集与分配作业成本这一系列过程,计算得出教育总成本、生均教育成本及专业教学部的成本,另一方面,教育成本通过在成本计划、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分析中的应用,为学校制定战略、优化项目库管理、确定招生规模、健全绩效评价体系提供服务。最后,得出结论,并从建立成本管理体系、增强成本管理意识、保证全员全过程参与、加强财务人员业务培训、完善计算机处理系统提出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