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歌谣与政治: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研究
【6h】

歌谣与政治: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概念阐释与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第一章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缘起

第一节 传统文化中的歌谣

一、歌谣的缘起

二、鄂豫皖边区的传统歌谣

第二节 国际革命文艺导向

一、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欧洲文艺的革命化倾向

二、二十世纪初期苏俄革命文艺的兴起

第三节 国内歌谣运动影响

一、歌谣运动的发起与社会反响

二、“到民间去”运动与歌谣政治化

三、革命文学主张与文艺大众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创作

第一节 创作由来——革命歌谣创作的提出

一、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歌谣宣传功能的认知

二、鄂豫皖边中共党组织对革命歌谣创作的倡导

第二节 谁来创作——创作群体的社会构成

一、早期革命知识分子

二、文化宣传干部

三、普通工农群众

第三节 如何创作——传统与现代融合共生

一、借鉴传统歌谣曲调形式进行创作

二、借鉴西方革命歌曲进行创作

三、根据革命形势进行新歌谣创作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传播与流变

第一节 革命歌谣的传播路径

一、以报刊歌本为载体的大众传播

二、以宣传队为载体的组织传播

三、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的教育传播

四、以普通民众为载体的口头传播

第二节 革命歌谣传播中的流变

一、革命歌谣传播中歌词的变异

二、革命歌谣传播中曲调的变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形塑、启蒙与动员

第一节 革命歌谣的形塑

一、对工农的形塑

二、对妇女的形塑

三、对干部的形塑

四、对士兵的形塑

五、对青少年儿童的形塑

第二节 革命理想——歌谣中的启蒙观念

一、革命歌谣中的民主观念

二、革命歌谣中的自由观念

三、革命歌谣中的平等思想

四、革命歌谣中的共产主义观念

第三节 歌谣动员、民众反应与政府因应

一、对工农的动员与因应

二、对妇女的动员与因应

三、对士兵的动员与因应

四、对青少年儿童的动员与因应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对比研究

第一节 鄂豫皖苏区与中央苏区革命歌谣对比研究

一、改编利用传统歌谣理论基础的异同

二、革命歌谣改编创作机制的异同

三、革命歌谣中地域文化元素的异同

第二节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与国民党统治区歌谣对比研究

一、指导思想和政治动机的异同

二、创作模式和歌词内容的异同

三、传播路径和宣传效果的异同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搜集、整理与重构

第一节 革命歌谣的搜集与整理

一、基于民间记忆保存的革命歌谣搜集与整理

二、基于政治宣传导向的革命歌谣搜集与整理

三、基于学术研究取向的革命歌谣搜集与整理

第二节 革命歌谣的重构

一、凸显政治导向的革命歌谣重构

二、受制于记忆局限的革命歌谣重构

三、基于新民歌创作的革命歌谣重构

本章小结

结语

一、传承和创新:革命歌谣与传统文化

二、革命歌谣宣传动员与地方实践

三、革命记忆与歌谣政治功能的延续

附录 鄂豫皖苏区原始革命歌谣名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歌谣渊源于人类劳动的呼声,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歌谣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时至近代,面临亡国灭种危机,先进知识分子不断探索挽救民族危亡的路径。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浪潮中,部分知识分子将目光转移至与民众联系密切的歌谣,发起歌谣运动。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也参与其中,他们受俄国民粹派思想和十月革命影响,发动了深入基层进行民众启蒙的“到民间去”运动。加之左翼知识分子极力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文艺大众化,合力助推了歌谣的政治化倾向。中国共产党后来倡导和创作的革命歌谣,是在马列主义指导下将传统歌谣政治化和革命化的产物。  鄂豫皖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创的重要苏维埃区域,该苏区位于中国南北交界的大别山地区,历史上经过数次大规模人口迁移和文化融合,形成了独特、开放、多元、包容的传统歌谣。鄂豫皖边区革命爆发后,在中共中央关于歌谣宣传教育策略的引导下,当地党组织在早期革命实践中逐步意识到歌谣的宣传效力并在全区加以推广,形成了以革命知识分子为先导,文化宣传干部为主体,普通工农群众为补充的革命歌谣创作群体。革命歌谣的创作是传统与现代融合共生的产物,一方面借鉴传统歌谣的曲调、艺术形式、表现手法,另一方面填入大量表现革命性和现代性的新内容,形成了具有强烈地方文化色彩的共产主义革命文艺形式。  在革命歌谣创作群体与苏区民众的广泛互动下,鄂豫皖苏区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革命歌谣传播体系,即以报刊歌本为载体的大众传播、以宣传队为载体的组织传播、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的教育传播和以普通民众为载体的口头传播。这种传播体系呈现出上级组织与底层民众相结合,自觉与自发相结合,现代传播路径为主、传统传播形式为辅的特点。革命歌谣在传播过程中,由于社会环境、地域文化的改变以及表达不同革命情感的需要,在歌词、曲调上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些变化丰富了革命歌谣的演唱形式,增强了其表现力和传播力。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创作和广泛传播,旨在对苏区民众中的不同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意识形态形塑,通过革命化改编的歌词对苏区民众进行现代民主、自由、平等和共产主义思想启蒙。革命歌谣形塑和启蒙的本质是对普通民众进行革命动员,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在不同场景中动员效果如何要看民众的反应,即民众如何应对革命歌谣的动员。在复杂的战争环境中,苏区民众面临着“公”与“私”的权衡和博弈。在苏维埃政权的因势利导下,大批民众能够接受革命歌谣的集体主义观念而积极参加、拥护革命,然而也有部分民众基于个人家庭、情感等“私情”考虑而没有响应革命歌谣的宣传和动员。苏区政府为了应对民众的消极反应,及时采取教育、制度、组织、物质、法律等多种途径弥补革命歌谣动员的局限,最大限度保证苏区民众沿着革命动员的方向行进,反映出以革命歌谣为媒介的政治与社会互动的复杂性。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相较于同时期其他类型的歌谣,具有其独特性。一是与中央苏区革命歌谣相比,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偏重实践性而缺乏理论阐释,偏重通俗性而缺乏专业水准,具有极强的地域传统文化烙印。二是与国民党统治区的歌谣相比,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缺乏整体规划,但更加契合实际;创作群体层次普遍较低,但更接近民众心理;宣传具有地域性,但对地方民众记忆影响深远。实践性、通俗性、地域性是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创作和运用过程中最显著的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成为历史记忆,不同文化群体基于保存革命记忆、政治宣传以及学术研究等不同动机,在鄂豫皖边区范围内发起三次革命歌谣搜集和整理热潮,并通过文本形式对革命记忆加以定型,完成由交往记忆向文化记忆的转化。在这一转化过程中,由于政治导向、记忆局限以及新民歌创作等因素影响,出现了有意或无意重构革命歌谣的现象,以服务于强化国家认同和意识形态形塑的需要。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歌谣政治化产物的革命歌谣始终围绕着政党和国家发挥不同的政治功能。步入二十一世纪,革命歌谣对于当今的意识形态教育仍具有现实意义。战争年代中共运用革命歌谣进行思想宣传和民众动员的实践和经验,或许能够为新时代中共意识形态重返民间文化和民众心理提供有益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