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非均衡态势下我国中小出版社经营模式研究
【6h】

非均衡态势下我国中小出版社经营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文献综述

1.2.1国外中小出版社的研究现状

1.2.2国内中小出版社的研究现状

1.2.3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1.3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1.3.1研究方法

1.3.2主要内容

1.3.3创新之处

第2章我国出版业非均衡发展现状分析

2.1概念界定

2.1.1非均衡

2.1.2中小出版社

2.2我国出版业非均衡发展状况

2.2.1出版社规模结构

2.2.2各规模社定价总金额及比重

2.2.3各规模社新出书种数及比重

2.2.4各规模社总印数及比重

2.2.5各规模社地区分布

2.2.6产业集中度与马太效应

2.3正确看待我国出版业的非均衡发展

2.3.1非均衡发展——我国出版业市场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

2.3.2非均衡发展态势下中小出版社的生存依据

第3章非均衡态势下我国中小出版社竞争环境和态势分析

3.1非均衡态势下我国中小出版社的竞争环境分析

3.1.1宏观环境

3.1.2行业环境

3.2非均衡态势下我国中小出版社的竞争态势分析

3.2.1优势分析

3.2.2劣势分析

3.2.3面临的机会分析

3.2.4面临的威胁分析

第4章非均衡态势下我国中小出版社经营模式探索

4.1非均衡态势下我国中小出版社制定经营模式的基本原则

4.1.1优势性原则

4.1.2适应性原则

4.1.3创新性原则

4.1.4寻找市场缝隙原则

4.2非均衡态势下我国中小出版社经营模式的实证研究

4.2.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学术为本,特色经营

4.2.2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靠煤吃“煤”,专业出版

4.3非均衡态势下我国中小出版社经营模式的选择

4.3.1中型出版社:特色化

4.3.2小型出版社:专业化

第5章非均衡态势下我国中小出版社实施目标模式的策略

5.1改革体制,转换机制

5.1.1建立现代出版企业制度

5.1.2建立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

5.2科学定位

5.2.1角色定位

5.2.2目标定位

5.2.3读者定位

5.2.4产品定位

5.3调整图书结构

5.3.1专业结构

5.3.2品种结构

5.3.3内容结构

5.3.4版权贸易

5.4整合出版资源

5.4.1手段资源

5.4.2人才资源

5.4.3市场资源

5.4.4虚拟经营

第6章结论与建议

6.1研究的主要结论

6.2继续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加快,我国出版业开始呈现出非均衡发展状态。在马太效应作用下,大型出版社发展势头强劲,初步具备改变出版市场既定状态的能力;而经营管理模式落后的中小出版社举步维艰,经营陷入困境,生存遭遇危机。因而,在非均衡态势下,如何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经营模式,成为当前各中小出版社面临的最大困惑。 第一章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系统梳理了本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内容,并对中小出版社的相关论文进行了较为完善的文献研究。 第二章在界定非均衡和中小出版社概念的基础上,运用有关数据,详细论述了目前我国出版业非均衡发展的现状,并分析了这种非均衡发展的原因,指出中小出版社应认清在非均衡发展态势下其生存仍具合理性。 第三章通过运用PEST和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了中小出版社的竞争环境,结合SWOT,对环境条件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了中小出版社在非均衡状态下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 第四章通过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的实证分析,归纳总结出中小出版社的两种经营模式:中型出版社采取特色化经营:小型出版社采取专业化经营。 第五章研究了中小出版社实施目标模式的具体策略:改革体制,转换机制,科学定位,调整图书的专业、品种和内容等结构,积极开拓版权贸易,整合出版社内外部各种出版资源,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创建品牌,朝着特色、专业的目标迈进。 第六章为结论与建议。一方面,本文对中小出版社的经营模式研究还停留在理论层面,有待进一步实践与完善;另一方面,由于各中小出版社自身情况和所处的环境不同,不同类别的中小出版社的经营定位和经营思路也不同,本文没有做针对性的分类探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