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苏童小说中的父亲形象研究
【6h】

苏童小说中的父亲形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一、苏童小说创作概述

二、苏童小说研究成果综述

三、本文的选题意义

第一章 坍塌与缺席

一、父亲形象被丑化

(一)对父行为丑的挖掘

(二)对父肉身残缺的揭示

(三)对父精神堕落的剖析

二、父亲形象边缘化

(一)家庭地位的边缘化

(二)生存处境的边缘化

三、祖辈形象虚无化

(一)“符号化”的存在状态

(二)死亡:生命虚无的象征

第二章 寻父与弑父

一、寻父:自我心理的拯救

(一)试图摆脱无父的现实困境

(二)寻求皈依的精神之父

二、子对父的“弑杀”

(一)寻求自我的身份

(二)子对父公开的对抗

(三)对抗引发弑父

第三章 阉割与回归

一、父自我阉割的决绝

(一)外在环境逼视下的无奈

(二)内在:对自身的恐惧

二、父爱的初步显现

(一)父责任的凸显

(二)父子关系的和解

三、父亲回归的意义

(一)建构和谐家庭秩序的思考

(二)对具有温情的父爱精神的呼唤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苏童是一位必不可少的作家。自1983年开始创作之后,苏童从未停歇过手中的笔,其孜孜不倦地进行着创作,且在创作中不断寻求转变,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纵观苏童的小说,其似乎更热衷于对人物形象的书写,因而解读苏童小说中的“父亲”形象是研究苏童小说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先锋作家们在80年代中期对父亲这一角色进行了审视,甚至最终对父亲进行了“弑杀”。而作为先锋作家代表的苏童,他的小说中也出现了众多的丑陋残暴的“父亲”,这些“父亲”不仅肉体残缺丑陋,而且大多性格极其扭曲,精神堕落不堪,他们不仅不能对子女尽其应尽的义务,成为子女的榜样,而且还对子女们拳打脚踢,进行无情的戕害,父亲们阴暗、丑陋的一面在苏童的小说中一览无余。  在苏童的小说中,父亲们的丑大多数是以其对子女的恶来凸显的,儿女是其施虐的对象,父亲始终是阴暗的、狠毒的。然而苏童并未这样一直走下去,自作品《骑兵》、《七三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开始,那支予人阴郁冷酷之感的笔尖开始浸透市井家常的温情,尤为明显的是父亲对儿女显现出的关心和爱护。与此同时,父与子的矛盾开始有了和解,儿子与父亲之间出现了和谐相处的温馨画面。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苏童小说中的父亲形象的分析,探索其对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父亲形象的颠覆与重构,通过坍塌与缺席、寻父与弑父这两方面来阐释苏童作品中对父亲形象的颠覆;而在2000年之后,我们能够从苏童作品的字里行间读出暖意、感受到其间的温情,尤为明显的是父爱在作品中的觉醒,使苏童笔下的父爱呈回归的趋势,这一转变使我们真正了解苏童笔下的父亲形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