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金融机构违反适当性义务民事责任研究
【6h】

金融机构违反适当性义务民事责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0.导论

0.1问题的提出

0.2文献综述

0.2.1 金融机构适当性义务制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0.2.2 金融机构适当性义务法律性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0.2.3 金融机构违反适当性义务民事责任的研究现状

0.2.4 小结

0.3研究思路和基本内容

0.4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0.4.1研究方法

0.4.2创新之处与不足

1.金融机构适当性义务的法律解析

1.1金融机构适当性义务的理论基础

1.1.1诚实信用原则

1.1.2信赖保护原则

1.2金融机构适当性义务的制度机理

1.2.1产品端与客户端的匹配

1.2.2以告知说明义务为核心

1.2.3真正意思自治的实现

1.3 金融机构适当性义务的法律性质

2.金融机构违反适当性义务民事责任的司法困境

2.1民事责任承担的类型不明确

2.1.1侵权责任

2.1.2违约责任

2.1.3缔约过失责任

2.2适当性义务履行标准不统一

2.3举证责任分配制度不完善

2.4金融机构责任承担比例模糊

3.域外金融机构违反适当性义务民事责任的经验借鉴

3.1美国模式

3.1.1以“事实与环境”分析法界定推荐与否

3.1.2赋予投资者民事救济选择权

3.2日本模式

3.2.1制定统一的金融服务法

3.2.2设立无过错责任原则

3.3我国台湾地区模式

3.3.1制度独立的投资者保护法

3.3.2规定因果关系证明责任倒置

3.4域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4.金融机构违反适当性义务民事责任的优化进路

4.1金融机构违反适当性义务民事责任的价值取向

4.1.1坚持倾斜保护与适度保护相结合

4.1.2坚持卖者尽责与买者自负相结合

4.2金融机构违反适当性义务民事责任的认定

4.2.1民事责任类型的确定

4.2.2民事责任承担的主体

4.2.3损失赔偿数额的计算

4.2.4民事责任豁免的事由

4.3金融机构违反适当性义务民事责任具体制度的优化

4.3.1完善金融机构违反适当性义务及民事责任立法

4.3.2确立“形式+实质”的适当性义务履行标准

4.3.3完善举证责任的区别化分配机制

4.3.4以信赖程度为损失赔偿衡量标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金融机构适当性义务制度,是针对金融机构的义务规则,要求将适当的产品销售给适当的客户。随着投资性金融产品的极大丰富,大量出现了以金融机构违反适当性义务为由要求赔偿投资损失的诉讼。如何对投资者给予私法上的救济,以及提供何种程度的救济,成为司法实践中的重要问题。由于金融机构适当性义务制度引入国内时间晚、立法层级低、相关法律规定散乱,导致裁判的内容混乱。而适当性义务制度旨在为投资者提供倾斜性保护,因此有必要完善金融机构违反适当性义务的民事责任规则,解决司法裁判中的问题,增长投资者参与投资活动的信心,促进金融市场持续稳定的发展。  对金融机构违反适当性义务民事责任研究,应当从适当性义务制度本身出发,通过明晰适当性义务制度的理论基础和制度机理,有助于厘清适当性义务制度的法律性质。司法实践是检验制度是否妥适的重要手段,为了避免适当性义务制度成为“纸面上”的法律,有必要梳理适当性义务制度在司法适用中的困境,并且在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金融机构违反适当性义务民事责任的认定规则和具体的完善建议。  基于上述思路,本文分为四章进行分析:导论部分首先提出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即金融机构违反适当性义务时应如何承担民事责任的问题,确定研究对象,其次通过梳理文献,奠定本文研究基础。第一章对金融机构适当性义务制度进行法律解析。本章分为三节,具体包括金融机构适当性义务的理论基础、制度机理和法律性质。第二章是金融机构违反适当性义务民事责任的实践困境。本章分为四节,由于适当性义务制度在我国尚处于发展过程中,相关法律规定不完善,导致了法院在审理涉适当性义务纠纷时存在不一致的做法。2019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下称“《九民纪要》”)解决了法院审理涉适当性义务纠纷的部分难题,但并未全部涵盖。本章在其基础上提出实践中法院在审理涉适当性义务纠纷时遭遇的困境。第三章是对域外金融机构违反适当性义务民事责任有益经验的借鉴。本章分为四节,通过对域外国家适当性义务制度的立法经验和司法审判经验进行分析,找出适合我国的改进方式,为下文的完善建议提供思路。第四章是对金融机构违反适当性义务民事责任的优化建议。本章分为三节,首先应坚持倾斜保护与适度保护、卖者尽责与买者自负结合的总体策略,再提出民事责任的认定规则和针对目前司法困境的具体建议,促进适当性义务制度在我国的完善和实现对投资者权益保障之目的。  针对金融机构违反适当性义务民事责任这一问题,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上述问题具有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实践层面上,有助于增加实践中规则的统一性和规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理论层面上,以前很少有关于金融机构违反适当性义务民事责任的性质和民事责任承担规则的研究,大多是关注制度本身和构建宏观的金融监管体系。对该问题进行研究能够弥补这一领域研究的不足,促进金融机构违反适当性义务民事责任规则体系在我国的完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