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批发零售行业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研究--以ST国药为例
【6h】

批发零售行业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研究--以ST国药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 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 研究方法

1.3.1 理论分析法

1.3.2 案例分析法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不足

2.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销售收款循环审计的理论界定研究文献综述

2.1.2 销售收款循环审计中存在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2.1.3 销售收款循环审计的优化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2.2 理论基础

2.1.1. 委托代理理论

2.1.2. 审计风险

3.批发零售业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特点

3.1 销售与收款循环环节流程及关键控制点

3.1.1 销售与收款环节流程

3.1.2 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降低重大错报风险的措施

3.2 批发零售业审计现状

3.2.1 批发零售业概况

3.2.2 各行业审计报告和审计意见分布

3.2.3A股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现状

3.3 批发零售业管理特征

3.3.1 批发零售业特征

3.4 批发零售业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关键风险点

3.4.1 销售发票管理风险

3.4.2 销售费用管理风险

3.4.3 销售收款管理风险

3.4.4 发货退货管理风险

4.案例选择

4.1 案例选择的典型性

4.2 案例的基本情况

4.2.1 ST 国药概况

4.2.2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概况

4.2.3 ST 国药和立信所的处罚情况

5.批发零售业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案例——ST国药

5.1 ST国药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存在的审计风险

5.1.1 ST 国药销售与收款业务的业务流程设计简述

5.1.2 ST 国药销售与收款业务内部控制设计存在的审计风险

5.1.3 ST 国药销售与收款业务内部控制执行存在的审计风险

5.2 ST国药销售与收款业务流程相关账面分析

5.2.1 ST 国药盈利指标分析

5.2.2 ST 国药应收款项分析

5.3 ST国药销售与收款环节财务舞弊手段

5.3.1 与关联方勾兑舞弊

5.3.2 伪造货物和货物流

5.4 立信事务所的过失

5.4.1 立信所的处罚情况

5.4.2 立信所的具体过失

5.5 事务所审计改进意见

5.5.1 选择客户时进行严格的考察

5.5.2 将审计落实在公司治理层面

5.5.3 确保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

5.5.4 提高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

5.5.5 需加强内部控制的评价程序

参考文献

后 记

致谢

展开▼

摘要

现代审计是从制度基础审计发展到风险导向审计,审计人员正努力并主动控制风险的发展。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历来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审计风险一直是注册会计师关注的重点。同时,批发零售行业作为商品销售的中间商,既不类似于服务业主要销售无形的商品,也不类似于制造业自己制造商品。销售与收款环节就显得更为重要。再者,批发零售业由于其行业特殊性,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的难度较大,例如,瑞幸咖啡在2020年4月即被爆出财务造假22亿,但年报审计时并未发现其财务舞弊。  国内外的学者对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的重视度非常高,并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当前的研究成果大多集中在理论探讨方面,缺乏具体的案例研究。中国有关审计制度的兴起时间比较晚,缺乏理论和实践经验,故其理论成果非常地有限。因此,对批发零售行业的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的研究思路如下:首先,对国内外的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理论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分析批发零售业的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行业特征,然后以ST国药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流程情况和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存在的过失。最后根据现有问题,对注册会计师提出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