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减税激励提高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研发效率吗?--基于融资约束与研发操纵的视角
【6h】

减税激励提高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研发效率吗?--基于融资约束与研发操纵的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框架

1.2.1 研究的主要思路

1.2.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2.3 研究的框架

1.2.4 技术路线图

1.3 研究创新

1.4 研究不足

2.文献综述

2.1 关于财税激励政策与研发的研究

2.1.1 财税政策激励企业研发的必要性

2.1.2 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的影响

2.2 关于高新企业认定政策与研发的研究

2.2.1 高新企业认定政策与研发投入

2.2.2 高新企业认定政策与研发产出

2.2.3 高新企业认定政策与研发效率

2.3 关于融资约束与研发的研究

2.4 关于研发操纵与研发的研究

2.5 文献述评

3.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3.1 理论基础

3.1.1 研发活动的外部性理论

3.1.2 信息不对称与寻租理论

3.2 制度背景

3.2.1 减税激励政策的由来与演进

3.2.2 减税激励政策的优惠内容

3.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3.1 减税激励与研发

3.3.2 减税激励、融资约束与研发规模效率

3.3.3 减税激励、研发操纵与研发纯技术效率

4.研究设计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1.1 样本选择

4.1.2 数据来源

4.2 研发效率评价模型

4.2.1 数据包络分析法

4.2.2 随机前沿分析法

4.2.3 比例分析法

4.2.4 模型比较与选择

4.3 变量选取与说明

4.3.1 解释变量

4.3.2 被解释变量

4.3.3 控制变量

4.4 回归模型设计

4.4.1 验证假设 1 的模型

4.4.2 验证假设 2 的模型

4.4.3 验证假设 3 的模型

5.实证结果与分析

5.1 企业研发操纵现象检验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 相关性分析

5.4 多元回归分析

5.4.1 减税激励与研发回归结果及分析

5.4.2 减税激励、融资约束与研发规模效率回归结果及分析

5.4.3 减税激励、研发操纵与研发纯技术效率回归结果及分析

5.5 稳健性检验

5.5.1 减税激励与研发稳健性检验

5.5.2 减税激励、融资约束与研发规模效率

5.5.3 减税激励、研发操纵与研发纯技术效率稳健性检验

6.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发活动是经济增长的引擎,也是企业创新的源动力,由于研发的不确定性和外部性,中国企业研发投入普遍不足。有学者提出制定税收干预政策可以降低企业税率与研发失败的风险,内部化研发收益,从而改善研发投入不足的状况。大多实证研究也表明,减税政策确实可以激励企业进行研发。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的激励政策以鼓励企业进行研发创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作为中国减税政策之一,在激励企业研发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评价减税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以高新企业认定政策为代表,使用企业税率衡量减税政策的激励力度,探究减税政策与企业研发的关系。  纵观文献,关于减税对企业研发的影响,以往研究多局限于研发投入或研发产出一个环节,未能反映研发活动全貌。研发投入高不代表研发产出也理想,而研发产出高却也可能以浪费大量的研发资源为代价。本文在研究减税政策与研发投入、研发产出关系的基础上,将研发从投入到产出整个环节看作一个连续的过程,以同时涵盖投入与产出信息的研发效率来衡量企业的研发能力,并利用DEA模型将研发效率拆解为研发规模效率和研发纯技术效率,构建“减税激励—企业税率—融资约束—研发规模效率”和“减税激励—研发操纵—企业税率—研发纯技术效率”两条作用路径,实证探究减税政策对研发效率的影响,以期丰富相关研究,并对完善政策提出建议。  本文基于2015-2017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通过更换指标、采用滞后一期数据、更换回归模型以及剔除亏损样本等多种方式进行稳健性检验,最终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减税政策通过降低企业税率,有效促进了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但降低了研发效率。第二,减税政策通过降低税率,缓解了融资约束,从而对研发规模效率产生了正向影响。第三,减税政策激励了企业研发操纵的行为,对研发纯技术效率具有负向影响;企业通过研发操纵达到政策门槛降低了税率,但研发操纵并不利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研究表明减税政策对企业决策产生影响的同时,企业基于自身利益,也会针对政策做出策略性的应对,这不仅造成国家财税资源流失,也间接损害了真正需要享受税收优惠企业的利益。因此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加大减税的力度与广度,对不同行业或性质的企业实施差异化激励方式。第二,适时调整政策认定标准,压缩企业研发操纵的空间。第三,加强审查高新企业认定资质,提高企业研发操纵的违法成本。本文从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角度,为完善减税激励政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